胡氏是中国姓氏之一,读音作hú,春秋时期,胡国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2018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5位,约占全国人口的1.16%。约35.4%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安徽4省,30.2%分布于河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5省。
一、姓氏来源
1、来源一:源自归姓,以国为氏。归姓起源于商朝的姒姓夔国。归姓胡国故址在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春秋时期,胡国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历史上的门阀望族安定胡氏即源于归姓胡国。
2、来源二:源自妫姓:舜帝后裔妫满,周朝初年被封于陈国,号胡公,又称陈胡公满,陈国公族后裔有以其号为氏者,称胡氏。先秦与汉朝时期,涉及姓氏的著作如《世本》、《潜夫论》、《风俗通义》与胡氏人物墓志皆无此说,到北魏年间公元516年后,才有北魏司徒胡国珍家族墓志认为胡氏出自陈胡公满,此说亦被后世一些姓氏书与胡氏族谱采用为胡氏的起源之一,但北魏一朝,多个姓氏族谱攀附成风,安定胡氏起源于陈胡公满一说不足为信。
3、来源三:源自胡母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齐宣王之弟后裔胡母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但未发现有胡母氏改姓胡氏的先例。
4、来源四:源自姬姓:《韩非子·说难》记载:“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5、来源五:源自官位,出自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官吏胡史。胡史,亦称簋史、胡簋史,是西周初期周公旦设施的官位,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胡史、簋史、胡簋史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
6、来源六:源自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胡骑校尉。胡骑校尉,是西汉王朝汉武帝刘彻所设置的军队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7、来源七:源自改姓,其起源颇为传奇。当年,唐昭宗李晔因避朱温叛乱,被迫由长安迁都洛阳。他自知此去东都必死无疑,并将遭灭族之灾。便和皇后商量,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婺源人胡三公,速速逃匿。果然,同年仲秋,朱温在洛阳指使属下追杀了李晔,又将其9个儿子缢死。胡三公很快逃回家乡徽州,住了下来。胡三公作为义父,精心抚养李氏皇家最后一丝血脉。为安全起见,他将“皇子"弃李姓改胡姓,并取名胡昌翼,后唐同光乙酉(925)胡昌翼以明经科及第,但胡昌翼知道身世后,决定再不踏进官场一步。他从此隐居,闭门专事经学研究,注有《周易专注》,人称“明经公"。
8、来源八:源自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9、来源九:源自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二、迁徙传播
胡国故址在今安徽阜阳,春秋时期,胡国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胡氏以此为发源地,子孙逐渐向各地发展。迁入今甘肃省境内的一支,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即安定胡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氏遂迁入福建。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族人,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最终遍及了全国。
三、姓氏名人
1、胡遵: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曹魏卫将军。景初二年(238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司马懿遣遵等击破其将卑衍、杨祚。嘉平四年(252年)冬十一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吴。十二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不利而还。正元二年(255年)七月,以遵为卫将军。
2、胡应麟: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明代万历丙子举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诗论家,明中后期“末五子”之一。他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论贵贱。身处偃蹇而志坚若磐石,虽一生大部分时间疾病缠身,但他酷嗜藏书、阅读和著述,广涉书史,学问淹博。深谙浙东学术之真谛,吸取宇内文章之精华,终为一代学术巨匠。著有诗论专著《诗薮》,诗文集《少室山房集》,论学专著《少室山房笔丛》(含《四部正讹》3卷)等。
3、胡适: 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一生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