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的建筑文化
一、简介
西安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是唐朝时期的著名佛教建筑,也是中国唐代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是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和佛像而建造的。
大雁塔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它的建筑风格和结构设计对后世的佛教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雁塔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建筑结构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 大雁塔塔身照(11张)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攀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瞰西安古城。
外观和建筑风格大雁塔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它采用了印度佛教塔的形式和中国唐代宫殿建筑的技巧相结合,体现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大雁塔由砖石结构建成,外观非常精美,装饰着各种浮雕、砖雕和彩绘,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雁塔壁塑,展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高度水平。
其建筑材料西安古建筑以明城墙为代表,以钟鼓楼、大小雁塔为例,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以土木为主,这与中国古建筑传统的“亲地恋木”情绪有关,即使遗留下的古建筑是砖石建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仿木制的。
三、建筑装饰
大雁塔装饰设计以“头雁腾飞”为主要设计理念,将雁群飞行中所形成的整体姿态,以群体建筑形象抽象表达出来。以中国传统院落空间作为建筑组合空间,形成平面形态;以飞翔的线条语言作为建筑群体天际线,形成立面形态。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券门。
继承传统街区肌理,传承历史风貌特色。肌理,是人的外表和内质美的综合标志。城市街区的肌理亦如人。表现在目睹触摸的方面,有建筑所展示的色彩、高度、立面、体量,建筑的尺度比例、生态环境的情状以及道路、桥梁、树木、花草、设施等;蕴含在城市中无形的又可以感受到的方面,则如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邻里关系、行为道德、礼仪风尚、文化宗教等。
四、建筑屋顶
大雁塔的建筑屋顶为攒尖顶,顶部为八角攒尖屋面,覆盖着布筒板瓦,铁制塔刹显得雄伟壮观且瑰丽精巧。大雁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塔身设券洞,第一层东南—西北向对开2门,以上各层相错而辟,均为4真4假,虚实相间。其秀丽挺拔的身姿和庄严古朴的格调,都使得它成为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同时也是古都西安的象征。
五、社会文化意义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雁塔最初的建设是在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因寺内塔式仿照印度雁塔又要与寺内的其他雁塔做区分因此叫大雁塔。
六、建筑地理位置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内,地处曲江风景名胜区内。自然环境:大雁塔所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同时,西安地处黄土高原南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交通指南大雁塔距离西安市中心区域较近,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选择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方式到达。地铁可通过地铁3号线和4号线到达大雁塔站,公交有游5、26、30、215、318等多条线路可到达。游客若自驾前往,可通过西三环、南二环、西南二环等高速公路到达。在周边的大雁塔南广场等地方有多个停车场,可以方便地停放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