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并不姓商,他的原名叫公孙鞅,因他是卫国人,也有人称他叫卫鞅。之所以叫商鞅,是由于他在秦国变法成功后,秦国君主将商於作为封地赐给了他,他随封地姓,所以叫商鞅。
商鞅早年在魏国国相公叔痤府中任一名小官,虽然职位很低,但却很得公叔痤器重。所以,在公叔痤病重不治之时,他向魏惠王举荐商鞅,说他年纪虽轻,但非常有才能,是可以帮助国君治理国家的上好人选。
魏惠王当时听了不以为意,认为一个毛头小子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于是公叔痤又对他说,如果决定不用商鞅,那一定要把他除掉,以免他帮助其它国家对付咱们。
公叔痤对商鞅的这两种态度,让魏王很迷惑,认为国相一定是病糊涂了,否则怎么会语无伦次,一会儿让用商鞅,一会儿又说要杀商鞅呢?所以这些意见他都没当回事儿。
公叔痤死后商鞅去了秦国,求见秦孝公。当时他与秦孝公总共相谈四次,前一两次,商鞅谈的内容都是关于三皇五帝、尧舜禹之类的治国方式,秦孝公听得连打呵欠,一点都没兴趣;直到第三次见面,商鞅讲起了春秋五霸这些积极分子的事迹,秦孝公听得是津津有味,大呼精彩。到第四次两人见面时,他就谈起了富国强民的政策和实施方案,孝公被他这通洗脑,连觉得都不想睡了!
于是孝公下令,让商鞅领左庶长之职,掌军政大权,开始对秦国实施变法。
当然,变法肯定会损害本土一些势力的利益,那些个公卿贵族一个两个地跳出来阻挠。商鞅是什么人呐?思维敏捷,口舌利索,在朝堂上把那些反对的人说得没词了,变法最终得以推行。
这时,又出现另一个问题,秦国的民众不信任政府呀,认为政府的法令是屁都不如的谎言,无人遵守。
商鞅当然是有应对办法的,他让人找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桩立在城南闹市,然后贴出一张告示,上面写道:不管是谁,但凡将此木桩从这里扛到城北,就赏金10两。
告示一出,人群就炸了锅,闹哄哄的,都在探讨此事的真实性,毕竟是10两金子,那得辛苦多少年呐!然而热闹归热闹,就是没人上前去接任务。
商鞅也不着急,让人把赏金提高5倍,涨到了50两金子。
终于,人群里出来个黑大个,接了差事。只见他扛起木桩,蹬蹬蹬走得是箭步如飞,几下就把它扛到了城南,商鞅马上把准备好的金子赏给了他。
这下看热闹的这些人一片地捶胸顿足的叫骂和叹气,但都悔之晚矣,而商鞅借此事建立起了自己的信誉。
商鞅的变法总共有三步,第一步,实施《垦草令》。
《垦草令》是个什么令法呢?说白了就是大力发展农业,为了不让农民生出野心,他不允许农民读书认字,强迫他们做文盲,还不准他们买粮食吃,只能自己去耕种;同时还打压商业,提高商税,且商人不能卖粮,还要担负运送粮食铠甲等军需给军队的责任。
垦草令的颁布,重塑了秦国人民的价值观,打击了他们鄙视农业生产的风气,提高了农业在秦国的认知度。
第二步,改革户藉制度,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和农耕,这一步的核心,就是全民皆战。不管是谁,想要保有地位,就得上阵杀敌,建立功勋。
第三步,废除井田制和世卿世禄和分封制度,推行郡县制。
井田制本来是八块私田一块公田,公田产出充做税金,但很多农民都跑去开荒地以逃避交税,井田制已经不好用啦,所以商鞅索性把它废除,鼓励人民开垦荒地。
推行郡县制度则是为了加强了君主对地方的控制,一郡的领导人都由君主直接任命,这就保证了皇权的绝对权威。
而废除分封制度,是要收回公卿贵族的养兵权,将军事力量握在君主手中,防止除皇权外的其它势力搞独立。
在变法的过程中,商鞅得罪了很多人,包括太子和他的手下。
所以秦孝公一登天,商鞅就倒了大楣,他在商於的郑县被杀,尸体带回咸阳被处以车裂。
秦惠文王虽然憎恨商鞅,但还是坚持继续推行了他的变法,之后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