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时间的如椽大笔挥动,一撇一捺勾勒出仁怀人民的奋斗图景。

回首2024年,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顶压前行,排难奋进,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从项目建设的火热现场到“高粱+”产业的不断推进,从科技创新的酱酒企业到乡村振兴的基层角落,从举办第26届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到茅台古镇引得游人如织,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见证着仁怀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决心与硕果。
一路走来,仁怀始终将经济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立足自身实际,锚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增长的战鼓擂响在每一寸土地,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跃上1900亿元新台阶,完成1970.18亿元,增长6.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一个个亮眼数据、一幕幕高光时刻,既是仁怀经济蓬勃发展的坚实注脚,也显示出了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企业升级 挺起经济“硬脊梁”
这几天,国台数智酒业制酒车间生产正忙,智能行车在车间上方来回穿梭,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生产景象。一直以来,国台数智酒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设备投入,将传统酿造165个环节细化为269个环节,成为我市实现传统酿造向智能智慧化、绿色集约化酿造升级转型的企业之一,目前,国台数智化酿造成套的智能装备已经覆盖了从原辅料溯源、制曲、酿酒、仓储、酒体设计、勾调品鉴到包装出厂的全产业链。

向新而行,用新技术实现企业新发展,已经在仁怀大地蔚然成风。在位于五马镇的蛋鸡养殖场,一栋栋标准立体厂房“住着”超过数以万计的蛋鸡,养殖场通过引进设备,实现了从喂料、光照、通风、控温、饮水、清粪的自动化,在这样的智能化改造下,养殖场每天可以生产包装超过14万枚鸡蛋,每年产蛋720吨,年产值达700万元。
近年来,仁怀市因地制宜,结合酱香白酒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全市传统产业稳步转型升级,新技术、新成果接续转化,新平台、新业态持续涌现,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市场前景广的特色优势产业聚链成群,带动产业集群整体提质增效。
2024年,仁怀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5.98亿元,增长3.4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17亿元,同比增长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49元,同比增长7%,排遵义市第9位。
农业赋能 夯实稳的“根基”
仲春时节,草长莺飞,农田也迎来春管关键时期。在长岗镇茅坡村,村民正抢抓农时翻耕、播种……处处洋溢着春耕生产的火热气息,乡村振兴的春日序曲在田间地头响起。

“粮田”变“良田”。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仁怀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建成21.63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抗灾能力、宜机能力、农民收益、耕地地力均有明显提高,亩均粮食产能增加50公斤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而高粱是仁怀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仁怀“红缨子高粱”凭借其优异品质,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高粱主导品种,并入选“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案例”,成为仁怀农业的“金字招牌”。通过制定25项高粱种植企业标准,仁怀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为酱酒产业提供优质原料保障。
高粱丰收堆满仓,四季种植喜笑颜。2024年,仁怀农业抓好“高粱+蔬菜”产业,喜头镇、火石镇、三合镇的娃娃菜,茅坝镇的榨菜、长岗镇的豌豆尖等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34.8万吨,农业发展的底盘更稳、活力更旺、成色更足。
近年来,仁怀市立足资源禀赋,以农业为基、以“高粱+”特色产业为翼,持续夯实粮食安全底盘、激活乡村经济活力的生动实践,创新打造“2+2+N”农业特色产业体系,以“高粱+”产业为主导,延伸“高粱+”复合种植及多元化农产品链条。2024年,全市完成高粱种植36万亩、“高粱+”模式推广30万亩,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
项目引擎 筑牢稳增长“压舱石”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就要冲刺。开工的鼓点激荡人心,2025年2月14日,仁怀市第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全面铺开,吹响了全年110个项目建设的“冲锋号”。其中,一季度计划新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35.3亿元,计划投资12.4亿元,涵盖“四化”项目11个、基础设施项目14个、民生工程项目5个,充分彰显了仁怀市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信心决心。

项目建设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是为经济打基础、增后劲的重要抓手,是撬动全市未来的“支点”。从2024的成绩单中可以看到,茅台中华片区30栋酒库、同民集聚区(一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新增产能5000吨;中华“十四五”技改、坛厂包装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G212茅台至苍龙公路项目开工建设,观音水库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从年初到岁尾,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热度不降、力度不松、速度不减,不断刷新着项目建设的“进度表”,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过去一年,仁怀市坚持并完善重大项目领导包保、定期调度、督查通报、跟踪问效等工作机制,新开工建设项目95个,53个项目建成投用。实施重大项目305个、完成投资202.7亿元。
酒文旅融合 注入发展“活水”
酒文旅融合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一座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走进仁怀市茅台古镇,阵阵酒香扑鼻而来。
茅台酒镇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这里依山傍水,自得天地之灵秀,集厚重的古盐文化神秘的酱酒文化、灿烂的长征文化和多彩的民俗文化于一体,拥有茅酒之源、天酿景区、1915广场、四渡赤水纪念园、“云上酱香”茅台酱酒文化电子商务体验馆及星级酒庄体验集群。

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幸福感和美誉度,2024年,仁怀市把“酒文旅融合”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扣“畅游赤水河·乐享茅台镇”超级IP,围绕创建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契机,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充分发挥酒文旅资源优势,加快构建茅台镇度假旅居生态圈,着力以场景引客、住宿留客、业态聚客,助推全市旅游业提档升级。
茅台镇重阳祭水习俗和仁怀酱香白酒酿制技艺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新增夜郎酒谷4A级旅游景区、民族酒文化博览园等2家3A级旅游景区,仁怀酱香酒庄等4家星级酒庄,仁怀温泉大酒店等2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实施茅台镇交通改善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8个;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惠及群众41万余人次……精准绘制旅游线路,高质量策划活动、景点及展馆,投入资金发放消费券、改善设施及环境,进一步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悠久的酱酒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优惠的文旅消费券……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为仁怀经济贡献了新增量。2024年仁怀市接待游客1036.47万人次、增长8.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57亿元、增长8.9%。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时下的仁怀干劲在奔腾,活力在澎湃。迈入2025新征程,仁怀将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干好当下的每件事,全力以赴稳增长、抓项目、扩投资,以实干实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仁怀新篇章。
仁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韦芬芳 游正玉
编辑 陈颖
二审 刘振梁
三审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