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逸欣 记者江 岱)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建设推进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该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9月获批筹建,此次会议的举行标志着该重点实验室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近年来,厦门市立足“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为目标,聚焦产业链的关键和缺失环节,精准施策,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延链、强链、补链。目前,已吸引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海辰储能、厦钨新能源等一批新能源龙头项目在厦门扎根生长,并带动大批上下游企业集聚,构建起层次分明、协同紧密的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24年,厦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4%,成为推动厦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当前,新能源电池正朝着“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方向发展,热失控、燃烧爆炸等普遍性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向高端跃升的“卡脖子”难题。据了解,早在2017年,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就聚焦新能源产业质量技术痛点,前瞻布局并建设了新能源电池检测技术服务平台,迄今为止已投入2亿多元,建成福建省内唯一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互认测试实验室资质(IECEE CB)的电池检测平台,可提供动力类、储能类、消费类电池全领域检测服务,是福建省新能源电池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第三方实验室。
秉持“边建设、边服务”的理念,新能源电池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已为厦门新能源电池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测试、产品上市认证、检验检测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技术服务。去年9月,依托该平台,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安全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据悉,该重点实验室由厦门市质检院牵头,嘉庚创新实验室、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共同参与建设。重点实验室预计总投入超7.2亿元,占地面积超5万平方米。目前实验室已通过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准近150项、检测能力覆盖60多种产品,CMA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标准近130项、检测能力覆盖80多种产品。
据介绍,该重点实验室以提升市场监管能力为核心目标,聚焦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安全领域,组建了汇聚15位行业专家的学术委员会,成员来自高校、研究院所、检验检测机构和企业。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田中群出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等业界专家为委员,为实验室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下一步,该重点实验室将围绕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关键检测技术和氢燃料电池性能优化及安全提升策略,聚焦安全评价预警、前瞻技术检测研究以及产业创新引领孵化三大核心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公益性技术研究,在攻克行业发展技术难题的同时,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安全、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推进会上,实验室成员单位现场签订了分任务书,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任务,为协同攻关、高效推进高比能新能源电池安全重点实验室顺利建成奠定基础。在学术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动力电池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锂键化学与AI赋能电池材料开发、储能电池安全性研究进展等主题,聚焦行业热点,分享前沿技术成果。
推进会现场还举行了重点实验室授牌仪式等活动,主办方分别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重点实验室相关人员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