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诈骗电话怎么仿

诈骗电话的识别和防范方法如下:

听对方口音

如果对方口音与本地不符,尤其是自称知道你的个人信息,可能是诈骗电话。

看号码

检查来电号码是否为本地区域号码,非本地号码或显示为未知号码应引起怀疑。

确认号码是否属于某个单位或机构。

软件识别

使用手机管理软件如腾讯手机管家中的骚扰拦截功能,可自动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

增加来电显示

利用第三方软件显示来电归属地,帮助判断来电是否可信。

智能判定恶意来电

对于不熟悉的技术操作,可开启手机的防护监控功能,由软件自动识别和拦截骚扰电话。

验证信息

对于任何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来电,特别是未经请求的免费通话活动,应先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举报诈骗电话

如果确定遇到诈骗电话,可以拨打110报警或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轻易点击短信或电话中的未知链接,也不要提供任何个人信息给未经验证的来电者。

记住,在接到可疑电话时,最重要的是通过官方渠道验证来电者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

人社部门辟谣!

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提示社保“异常”速办?假的!近日,有部分群众反映收到了领取“五险一金补贴”的通知。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从未面向普通群众发放过所谓的“五险一金补贴”,所谓通知为不实信息且涉嫌诈骗,千万别信!图片来源:人社部通知声称,按照人社部相关规定,凡入职满一个月,并按照国家规定

人脸信息安全保护有了新办法(深阅读)

人民日报记者 金歆小区门禁必须“刷脸”才能解锁,移动支付平台不知何时开通了“扫脸即付”,人脸信息在不法平台上“0.5元一张”……人脸识别技术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一些现象也引发了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代表,各部门从立法、执法等多方面不断加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治理。3月,

扫码领“财政补贴”“薪资补贴”?这是诈骗

新型骗局,谨防上当!快快扩散周知!近日有网友反映收到了这样的通知 ↓该通知假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声称:“根据国家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针对薪资补贴、社保补贴、医保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岗位补贴等申领认证,申请通过发放五千元相应补贴金”,实则支付宝扫码跳转至假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清华大学一教师遇“百万保险”骗局!近期已发生多起

4月6日,清华大学保卫处通报:近日,学校保卫处接到公安机关通报,有多起冒充客服实施的网络诈骗案件,目标直指高校师生群体。为切实保障我校师生的财产安全,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一、诈骗手段概述诈骗分子常采用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假冒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客服,以退款、账户安全等事由为幌子,诱使受害者提供银行

“爷爷刚去世几分钟,我的电话就被殡葬公司打爆了”,孙子怀疑逝者信息遭泄露,多家殡葬公司不请自来

“我是爷爷带大的,这事儿是我心里解不开的疙瘩……120刚走不久,我连父母都还没来得及通知,多家殡葬公司的人就争相联系我。逝者刚去世,这些人就来推销,就没有考虑过我们家属的感受。”临近清明节及爷爷两周年忌日,张先生回想起爷爷去世时的“怪事”难以释怀。4月3日上午,记者联系到张先生,他讲述了事发经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