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
“谓”由“讠”“田”“月”三个部件组成,主要分“讠”“胃”两部分,左右结构。“讠”表示说话的意思;“胃”表示用来消化的器官。两部分结合来看是可以理解为,经过消化思考之后说出的话。
字源
“谓”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左边形似张开嘴吐出舌头说话,右边既是形旁又是声旁,是“喂”的简写,可以理解为称呼、呼唤的意思。在篆书中,“谓”字显得更为复杂,左边基本承续了战国文字的字形,右边上半部分犹如肠胃的横截面,下半部分形似肠胃的一部分。隶化后的“谓”字左边变成“言”,右边承续了战国文字的写法,最后进一步简化,成为现在楷书的简体写法。
字解
《说文解字》中讲:“谓”字从言,胃声,由此可见“谓”也是一个形声字。“谓”
字最开始的意思是评论人真实恰当,而后引申为称呼、叫作的意思。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谓”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扩充,不仅作动词,有意料、认为的意思,还可作名词,表示意义。“谓”字是一个富有年代感的文字,在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一旦出现必然给人以严谨的感觉。
字理
一之谓甚:出自《左传•僖公五年》的“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这句话。“谓”字在这句话中虽然只是简单的表示认为的意思,却揭示了一个道理,就像不能对当时的晋国敞开大门,不能对盗贼放松警惕,有些错误犯了一次就已经很严重了,绝对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这种严重的事情,很多关键的选择不能犯错,毕竟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思维拓展
欧姆定律
概念: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起源: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
《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案例:在电机工程学和电子工程学里,欧姆定律妙用无穷,因为它能够在宏观层次表达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即电路元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在物理学里,对于物质的微观层次电性质研究,会使用到的欧姆定律。
启示: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发现,给电学的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在电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1854年欧姆与世长辞。十年之后英国科学促进会为了纪念他,将电阻的单位定为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它是电阻值的计量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由电流所推导出的一种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