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是天南星科的植物,天南星科的植物有个特点,就是有毒。
大家最熟悉的天南星科植物就是芋头,很多人刮芋头皮时手痒,没煮熟时口腔也会发麻,这是因为芋头里含有刺激性的苛辣素成分。天南星科植物都有类似的这种刺激性成分,半夏口尝也会嘴麻。
现在的半夏,基本上都经过了炮制、配伍,毒性已经降到很低了。所以,如果在药方中看到半夏,只要辨证准确,基本上是安全的。
半夏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止咳化痰,现在我们用的很多止咳化痰的方里,半夏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味药材,如二陈汤(中成药二陈丸)、小青龙汤(中成药小青龙颗粒)等。
今天黄药师就聊聊半夏都有哪些妙用。
一、半夏的传统功效
半夏温燥,善化痰饮,尤其善于化寒痰。这个痰,不仅包含狭义的吐痰的痰,而且也包括中医广义的痰饮。
1、咳嗽痰多
半夏不仅能化痰,还有很强的止咳作用。咳嗽痰多时,半夏常配陈皮,合称二陈。陈是陈久的意思,意思是这对药放置时间越久越好。
这二味再配伍茯苓和甘草,为二陈汤(中成药二陈丸),用于湿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气逆,痰多,质清稀者。
小青龙汤(中成药小青龙颗粒),半夏配麻黄、细辛、干姜等,用于风寒外感,喘咳,痰清稀量多,胸闷干呕等。
2、胸闷气短
痰阻于肺,肺气宣降不利,容易出现胸闷气短,此时也可用二陈汤/丸,或半夏茯苓汤(半夏、茯苓、陈皮、旋覆花、细辛等)。
3、头晕头痛
痰浊上犯于头,容易导致眩晕、头痛、头重,半夏常配伍天麻、白术、橘红,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4、睡眠不安
“胃不和则卧不安”,有类失眠是因湿痰引起,可用半夏配秫米,即《黄帝内经》半夏秫米汤(秫米,一说高粱米,一说大黄米)。
5、恶心呕吐
痰饮停于胃,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半夏对于各类呕吐皆可配伍应用,对痰饮、胃寒呕吐最适宜,被称作“止呕要药”。
痰饮、胃寒呕吐清水,半夏配生姜,如《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痰热、胃热呕吐,配黄连、橘皮、竹茹,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6、心胸憋闷、胃胀满
半夏还能化痰消肿,消痞散结,常用于胸脘硬满胀痛、拒按,按之则痛,配瓜蒌、黄连,如《伤寒论》小陷胸汤。
用于冠心病胸闷气短、胸痛,半夏可配瓜蒌、薤白,如《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汤。
临床常以半夏用于急性胃炎、胆囊炎、肝炎、冠心病、急性支气管炎等属痰热互结心下或胸膈。
7、梅核气、咽喉异物感
梅核气是一些人经常有咽喉异物感,似有烤肉一般,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但喉镜检查却没有实物。多因肝气郁结、痰气郁结引起。
代表方是半夏厚朴汤,半夏配伍厚朴、苏叶、生姜。
代表中成药是金嗓利咽丸,里面包含半夏厚朴汤成分,用于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
8、身体肿块、肿瘤
很多化痰药不仅能化肺的狭义的痰,而且对于中医里广义的痰,即身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身体各种肿块、肿瘤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比较典型的就是瘰疬(类似淋巴结核、颈淋巴结炎)和瘿瘤(类似甲状腺肿瘤)。
瘿瘤常以半夏配海藻、昆布、贝母等,如海藻玉壶汤。
瘰疬临床用生半夏、天南星,或单独用生半夏研末,用姜汁或醋调,外敷患处。
临床还常以半夏用于各类癌症,如食管癌、宫颈癌等,取其化痰、消肿散结的作用。
二、半夏炮制品的区别
半夏有生半夏、制半夏,制半夏又包括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等。
1、生半夏
生半夏在现代很多情况下只外用,涂敷于皮肤表面,用于瘰疬、瘿瘤、痈疽肿毒等外科、皮肤科疾病。
但在古代,其实经常用生半夏内服,如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是用生半夏(汤洗),名中医李可也是用生半夏。
有一些经过验证的方剂、中成药中含有生半夏,但很少造成半夏中毒,最有名的就是藿香正气水了,里面就含有生半夏,但你服用藿香正气水时,并没有尝出生半夏的麻舌感,可见生半夏经过配伍和加工后,毒性已非常低了。
2、制半夏
法半夏:长于燥湿,多用于湿痰咳嗽痰多。
清半夏:长于化痰,也善于消痞和胃,常用于胸脘痞满之症。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用于呕吐、反胃。
三、半夏使用注意
1、半夏的毒性
生半夏经过水洗、煎煮,或生姜、白矾炮制,毒性降低很多。
半夏中毒,症状为口干苦、口舌麻木、流口水、不能发音、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泻、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瞳孔散大、全身痉挛,未及时抢救者,可能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半夏三不宜
半夏为辛温燥烈,消耗津液,所以,半夏有三不宜:血家、渴家、汗家。即出血者、口渴者、爱出汗的人。
3、热痰、燥痰不宜单用
半夏性温,所以热痰、燥痰慎用,但可经过配伍或炮制后使用。
4、孕妇慎用
半夏有毒,孕妇慎用。但有医生曾用半夏治疗妊娠呕吐,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此具体个人情况请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