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爱酒,宛如爱渣男(女)。明知它有毒,但大家还是会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享受片刻虚幻的快乐。
它身上危险又迷人的特质,自然也激发起了人们征服的欲望,“驭酒术”因此也诞生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据新闻报道,2021年中国酒水消费市场已达到万亿元以上。在喝酒江湖中,北方和南方各成一派,形成百花齐放的酒文化。
在中国,山东、河南是被大数据验证过的“能喝大省”。作为北方豪放派的两大代表,“喝酒”两个字从小就刻在了每个人的DNA里,所以酒量和劝酒技术已达登峰造极之境。
山东人喝酒注重规矩,坐席位置安排严格,有“四陪四客”的讲究(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研究一下)。落座之后,大家不仅会以“不喝酒是看不起谁”的语言艺术劝人喝酒,还会创造机会给自己“劝酒”,总之每个人都得喝到尽兴才行。
而在白酒之乡河南,想和本地人在酒桌上称兄道弟,首先得看你喝几度酒。50度是起步价,低于50 度就要“去小孩那桌”。
喝酒花样也多,例如在酒桌上吃鱼,不喝个108杯,估计下不来台。敬酒也有讲究,别人敬你,你得喝完两杯,见底才对敬酒者的尊重。
相比起北方喝酒的豪放,南方代表广东可能略显含蓄。
啤酒和红酒才是酒桌常客,白酒更多出现在商务酒局。整体喝酒节奏偏缓,大家喝得比较细水长流,喜欢一杯一杯地小酌。劝酒之间也会透露出一丝善意,虽然不多。
当然,很多人爱喝酒,不仅是因为喜欢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酒文化,还因为认同其蕴含的“健康科学”。
关于“喝酒是否健康”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有些人则选择相信民间流传的喝酒“真理”:
很多研究都早已表明,喝酒毁全身!酒精会损害大脑、血管、心脏以及生殖器官等多个组织系统,而且会提高6种癌症的中奖概率,包括咽喉癌、食道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
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研究表明,在人一生中有3个时期,喝酒的危害性最大,损伤主要集中在大脑。
这3个时期分别是妊娠期、青春期(15-19岁)和老年期(65岁以上)。
在妊娠期,胎儿的大脑神经元正处于萌芽的关键阶段,此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酒精的摄入,很可能引发胎儿酒精综合征(FASD),导致智力低下、身体发育残缺、行动障碍等问题,最严重的情况是胎死腹中。
《酒精中毒: 临床与实验研究》指出,在妊娠期间即使是少量酒精也可能增加流产的风险。
在青春期,大脑中的神经元处于发育阶段,在这个时期喝酒,可能会阻碍神经元的连接,降低认知功能。
在生活中,大家会觉得喝酒是大人才喜欢做的事,可实际上喝酒逐渐趋向低龄化。哈尔滨疾控中心曾调查过全市5700多名中学生,发现很多人早在 14~15 岁就开始喝酒,在16~ 17 岁就有喝醉的经历,整体的饮酒率高达49.6%。
其中,父母的喝酒史、身边有朋友喝酒以及广告媒体的喝酒片段都是影响未成年人喝酒的重要因素。
到了老年时期,大脑发展走向下坡路,神经元不仅数目减少而且形状也变小,大脑将会出现萎缩的状态,而酒精会加速萎缩的速度,增加老年人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
看到这,一些朋友肯定会质疑:
但不好意思,事实的真相绝对会让你失望。早在2018年,柳叶刀就发出警告:喝酒并没有适量这一说法,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所以想以“适量喝酒”来安慰自己的朋友,还是放弃挣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