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到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年)设临河郡的677年中,山西永和一直叫狐讘。
当地传说,当年西汉修建狐讘城的时候,“在选定的地址选好一个木桩作记号,晚上下了一场雪,到了第二天,木桩不见了,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串狐狸来过的脚印。人们顺着脚印追寻,终于找到木桩,大家认为这是狐仙的点化,就把城址挪在这里了。”因此,这座县城被称之为狐讘城。
这种说法似乎有点道理。原因就在于,当地曾经有很多狐狸。先秦时,这一代可能是狐氏狄人所居,县中有座捕狐山,传说晋献公曾经在此地狩猎狐狸。不过,“讘”又是什么意思?讘音聂,即便在古代汉语中,“讘”也是一个使用比较少的字,《康熙字典》说,这个字通常用在人名或者地名中,而举出的例子,就是“河东狐讘城”。这个字使用的频率之小可想而知。
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说,“永和县,说北一百里,依旧三乡。本汉狐讘县之地,属河东郡,后汉省。今县西南三十五里狐讘故城,是汉理所。曹魏初别置狐讘县,属河东郡。”又《水经注疏》上面记载与此基本相同。
这说明,永和县的命名源头应是在汉代,好在《史记》给了我们答案。
永和县
汉代武帝时,在永和县设置侯国。
在《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中,司马迁说:
瓡讘,以小月氏王将众千骑降侯。
这是说,一位小月氏王在汉兵到来时率领千名骑兵归降,所以被封为瓡讘。同样的情况还有騠兹,在瓡讘之前,“小月氏右苴王将众降侯,千九百户”。这位小月氏王名稽谷姑,被封騠兹侯,至今在山东琅琊还有一个叫騠兹的地方。
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正月乙酉,侯扜者元年。
六年,侯胜元年。
第一任瓡讘侯是一名叫扜者的小月氏人。这个扜先生,曾经是小月氏王。同时,《史记》还提到了瓡讘侯食“七百六十户”,这大概就是永和当时的人口数:约七百六十户。史书中还说到:两年之后,扜者去世,他的儿子扜胜继承狐讘侯的位置,扜胜在位6年,国除。
扜,音于,作为姓氏,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不过汉代在西域,这可能是比较显赫的姓氏,《史记·大宛列传》说:“(大宛)]东则扜罙 、 于窴 。”
《集解》说:“瓡讘在河东。瓡音胡。讘,之涉反。”《索隐》曰:县名。案:《表》在河东,《志》亦同。即狐字。
历代都把瓡讘读为“狐执”。
不过清代文字大家段玉裁却有不同看法,他在《说文解字注》中认为,这是一个叠音词,瓡应当的執,读为支,而非狐。这个词应当读为“执折”,狐讘是一个错误的说法,这个县的命名跟狐狸没多大关系。
“讘,多言也。从言。讘,聶声。之涉切。七部。河东有狐讘县。见地理志。按史,汉表皆有瓡讘侯。徐廣,小顏瓡皆音狐。考汉志北海有瓡縣。小顏云瓡卽執字。疑瓡讘二字叠韵。瓡當從爪作瓡。執之或體。不音狐。汉志,説文作狐讘。皆伪字也。”
西域多叠字韵字,汉代从西域传来了大量的叠韵字,瓡讘或许只是其中之一。情况可能是这样的,扜者来到长安后,未央宫酒罢,宾主尽欢,武帝说道:“这样吧,我把你封到河东,考虑到你们故乡的习惯,这个地方就改名叫瓡讘。”于是,瓡讘的名字就传了下来。
汉武帝
这批小月氏人,在西汉为属国骑。所谓属国骑,是当时在一些边郡设置属国以管理归顺的少数民族,各依其本俗而属于汉,由属国都尉统辖。
永和有龙吞泉村,在龙吞泉村东边,永和县城北约3公里处,芝河在蜿蜒南流中,形成一块小台地,这里就是汉代的侯国。2002年的考古中发现这一遗址,发掘中发现十多处用来做饭的红烧土地面和灶址,红烧土是小月氏人点燃篝火留下的,社址是当年放置铁锅用的,考古学家推断:“这个灶当是一个人数可观的群体使用过的大型炉灶”。此外,人们还发现一处陶窖遗址,数件陶罐下腹近底处有小孔的现象。最后的结论就是:这是汉武帝以来由祁连山区内迁到永和的小月氏遗存。
祁连山
这批小月氏人可能一直到隋代都活动在山西西部和关中一带,不过,山西一支较为沉寂,倒是山东的一支较为活跃,后赵石勒起事,召集十八骑,其中有支雄、支屈六等人。支雄尤其有名,支雄后人的墓志铭有不少被发现,证明他确实是琅琊小月氏人。这些墓志铭表明,支姓后人支光曾经在唐代江州寻阳县丞,不知道和白居易的江州司马是不是同一个时代;还有一位曾任鸿胪卿、致仕赠工部尚书。
支光墓志铭
《支光墓志铭》说:“其先琅邪人,后赵司空始安郡公曰雄七世孙也。永嘉之乱,衣冠违难,鳞萃江表,时则支氏浮江南迁。”一句“永嘉之乱,衣冠违难……浮江南迁”,证明在这个时候,这些小月氏人已经高度融入华夏民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