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真的是固定不变的吗
有很多人通过做性格测试之后,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他们认为自己性格的某些方面甚至整个性格都不满意,想要换成更好的性格。
是因为这些性格测试把人们带偏了,里面贯穿了一个隐含的假定:你是怎样一个人,是天生的,而且你无法改变。
这些性格测试的核心论点就是:过去是预测未来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是由先前的状况或事件导致的。
所以你的性格和你过去的成长经历有关系,你不能改变过去,只能发现和了更好地理解自己真正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及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
所有的焦点都指向过去。
这就是为什么人我们会试图发现或者“找到”自我,寻找“自己”是谁。
对于那些对这些性格测试深信不疑的人来说,设想并创造自身和个性的观念简直是天方夜谭。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的性格真的是固定不变的吗?
重要的是你决定成为怎样的人
答案是否定的,并且性格是表层的,易变的,是某种深刻得多得事物得副产物。
所以说性格根本就是无关紧要对的东西。
人最根本的方面是要有做出选择并坚持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维克托·弗兰克尔所说的人类的终极自由。
所以你要把那些愚蠢的性格测试和“性格类型”忘掉,自己决定自己是怎样的人,以及要变成怎样的人。
这也是成功者的生活方式:心怀目标,走出自己的路,成为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重复过去。
比如樊登读书的创始人樊登,他说自己以前就是个性格内向的,不喜欢聚会,觉得所谓的聚会就是一群人拿着个葡萄酒杯转来转去。
后来因为在主持人岗位上郁郁不得志,就把工作辞了,因为喜欢读书,就去了大学当讲师,后来立志于带领大家一起读书,就创办了樊登读书。
每周樊登都会在平台上讲一本书,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谈,你肯定不会认为他是个性格内向的。
因为致力于自己事业,他把自己性格内向的事情已经忘掉了,他只记得自己的目标就是帮助更多的人热爱读书。
他也不再排斥聚会了,他说自己也可以拿起葡萄酒杯,大大方方地和别人交谈,如果别人不认识你,你就自我介绍下,介绍下自己所做的事业。
该如何成为未来的自己
所以我们只需要牢记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帮助自己成为想要的未来自己。
比如说可以在家里做一面文化墙,上面写上自己的理想,时刻提醒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秀木不易成,易成非秀木。”“确定的人生没有自由。”......
如果你想要创造富有意义与成长的人生,就需要设计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策略地设计自己的环境,让环境提醒你要成为未来的自己。
当你一睁开双眼,就看到自己创造的环境,时刻在提醒自己,如果没有不断提醒,目标就不会实现。
所以有人才会每天写下自己的目标,他们要记住自己要去的地方,就像飞机起飞后要不断更新航线信息一样。
比如你可以在方向盘或者浴室的镜子贴一张便利贴,时刻提醒自己,把电脑的开机密码改写成一句未来你会说的话,把手机上的社交媒体软件全部删掉。
总之就是让你的环境里面充满提醒你自己最高目标和最高愿望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