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坚守!平顶山市在极端大风天气下交出高分民生答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张永军 魏广军

这是一组来自平顶山市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4月11日至12日,平顶山市出现大风天气,全市阵风8—9级,局部地区达10—12级,风速前三站分别为:鲁山县尧山35.9米/秒(12级)、宝丰县尖山坡33.7米/秒(12级)、鲁山县仓头乡33.4米/秒(12级)。

4月10日至12日,平顶山迎来罕见大范围极端大风天气。此次大风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平均风力大、破坏性强,对城市运行和民生保障构成严峻考验。

一场战大风、保安全、保民生的应对极端天气攻坚战在平顶山城乡全面打响。全市上下各行各业闻风而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平稳运行。

在此次极端大风天气应对中,平顶山市利用“超前预警、精准施策、温暖守护”的现代化治理模式,交出了城市韧性建设的优秀答卷,实现了城安澜、林安全、人安心。

先风而行 严阵以待

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轮大风降温灾害天气,全面进入战时状态,严阵以待迎战极端天气,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城市运转有序。

4月10日,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对防范应对工作作出专门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会商研判,及时预警预报,压实压紧责任,妥善防范应对,做好值班值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月12日,陈向平作出批示,强调预警和救灾同步进行,确保无人员伤亡。

4月11日,平顶山市政府市长李明俊召开全市应对大风降温工作部署会议,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专题安排应对。4月12日,李明俊到该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调度全市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4月10日至12日,平顶山市气象部门先后发布大风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信号。

4月10日21时,经会商研判,平顶山市安防委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大风)三级应急响应。

4月11日,平顶山市安防委办发布关于做好大风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该市安防委办和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发布大风预警安全提醒。

闻风而动 正面迎战

4月12日,因高压线路被倒伏的大树压断,平顶山市夕阳红老年公寓停水停电。接到求助后,平顶山市新华区海豚救援队携发电车、“巨无霸餐车”赶到公寓,为60余名安置人员和工作人员解决了用电、饮水和用餐难题。

4月12日下午,平顶山市卫东区优越花苑,大风刮落太阳能热水器,铁架子悬在7楼高空,出现险情。平顶山市义工联合会蓝天救援队接到市民求助后,迅速赶到现场开展高空排险。

4月12日早上近6时,鲁山县赵村镇白草坪村的香菇大棚遭受严重损失,村民们心急如焚。“快,到现场去!”接到该村党支部书记的紧急电话告知,赵村镇纪委书记付娟娟一行5人迅速赶赴该村,组织村民有序撤离,安抚村民情绪,讲解救援政策,同时做好受灾统计,及时上报应急部门。

交警在风中指挥交通、进行巡逻;环卫工人及时清理断枝落叶;平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抢修破损的围挡,排查户外危险广告牌,安全技术站工作人员下工地、进板房,加强对塔吊、脚手架等的安全监管;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小区及背街小巷,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电力抢修车穿梭在车流中;城管部门洒水车冲洗路面;路面人员及时帮助受困市民;农业技术人员走进田地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农户加固大棚;文广旅部门加大对旅游景区观光车、索道、缆车等游乐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必要时及时关闭旅游景区……

当十级大风掠过城市天际线,总有些身影在逆风锚定安全坐标,迎风筑起温暖屏障,一个个敢于突破常规、温暖人心的保障举措,让人们看到平顶山这座城市的责任与担当。

完善体系 健全机制

近年来,平顶山市立足构建“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持续优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努力实现防灾关口更靠前、减灾基础更牢固、救灾机制更灵敏,切实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在成功应对此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中,平顶山市安防委办、市防灾减灾救灾办作为“中枢大脑”,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牵头抓总作用,积极协调气象、应急管理、公安、住建、交通运输、城管、农村农业、林业、消防、电力、文广旅、通信等部门,发挥专业优势,通力协作形成强大合力,及时开展风险分析研判,明确防范重点,指导督促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各项应急预案相继启动,各类通知和提醒函陆续下发,各时段气象预警接连发布,各方人员各司其职、迎风而动。

“预防是最好的应急,精准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强化协调联动、强调‘人民至上’是我们打胜仗的4个关键法宝。”平顶山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孙宝印说,“我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积极探索构建‘全面+系统+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民生保障 温暖人心

坚持民生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需要,是应对极端恶劣天气的基本要求。平顶山市应急部门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工矿商贸企业的检查力度;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部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管线巡检和网络维护,及时排查故障、排除危险,确保各类设施设备安全平稳运行;民政部门加强对养老院、福利院等重点场所的“风”险防范。

大风来袭,森林防火丝毫不能放松。平顶山市强化火源管控,加强林区巡查,盯住山头、看好路口、严查林边,严厉打击违规野外用火行为,坚决杜绝火种入林,严防森林火灾。

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利用微信群、大喇叭、敲门入户等方式,及时发布气象和预警信息,倡导群众尽量减少出行,做好农牧设施防护;提醒各类商户、企业落实预防措施,确保预警到村、到户、到人。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响应“非必要不外出”的“宅家”市民也功不可没。

近几天,鹰城随处可见环卫、交警、电力运维人员忙碌的身影。经过连续作业和施工,市区道路环境已恢复干净整洁,因大风受损的护栏、隔离带已重新安装完毕,故障线路已全部排除,恢复供电。

肆虐大风,吹不乱的是责任,刮不走的是温情。受大风天气影响,平顶山市部分地区农业大棚及小麦、油菜籽、葡萄、黄瓜、辣椒、菌类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目前,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正组织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从科学预警、滚动播报,到灾害预防、消除隐患,再到温暖人心的民生保障、诉求响应……在这场与狂风的较量中,全市奏响防灾救险“大合唱”,用城市治理的精度、速度与温度,交上了高分答卷。截至目前,全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实现“零伤亡”。

大风过去,晴空朗朗,平顶山平稳如常。

岁月静好,是有人负重前行;生活如常,是有人迎风奋战。当一场大风开启“呼啸”模式来袭,平顶山上下迅速响应、积极应对,迎风而上、逆风坚守,战大风、保安全、保民生,不仅保障了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的平稳有序,也彰显了城市治理的温度和担当。

十大类45项! 青海发布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

本报讯 (记者 郭靓) 4月14日,记者从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青海将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实施十大类45项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了解,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在项目安排上的总体考虑是坚持普惠共享,在服务对象

坚守!平顶山市在极端大风天气下交出高分民生答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张永军 魏广军这是一组来自平顶山市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4月11日至12日,平顶山市出现大风天气,全市阵风8—9级,局部地区达10—12级,风速前三站分别为:鲁山县尧山35.9米/秒(12级)、宝丰县尖山坡33.7米/秒(12级)、鲁山县仓头乡33.4米/秒(

强风沙尘降雪过后 大风还要再转一转

4月13日17时,省气象台发布全省大风天气快报,山西省遭遇强风天气,伴随明显降温及部分地区降雪、沙尘等天气现象。从11日开始,全省1414个测风站中,有1237站出现8级以上大风,同时全省大部分地区伴有扬沙,南部局部地区伴有沙尘暴;北部部分和中南部局部地区出现阵雪,降雪量0.1毫米至6.1毫米。  

四川省雅江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雅江县气象台2025年04月14日14时43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雅江县木绒乡、瓦多乡、柯拉乡、红龙镇、普巴绒乡、八角楼乡、西俄洛镇、呷拉镇、河口镇等乡镇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过程中可能伴有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灾害性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预

北京大风持续 预计夜间风力将减小

本文转自【新华社】当日白天,北京仍持续大风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报,白天阵风可达7至8级,西部和北部9级左右。夜间风力将明显减小。4月14日,行人通过北京西单北大街和辟才胡同路口。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4月14日,行人通过北京西单北大街和辟才胡同路口时,头发被大风吹乱。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