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来论|曲建:发挥制度创新协同优势,构建黄金内湾“铁三角”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前海分院院长曲建。

最新发布的深圳总规,有一大亮点,就是其“核心都市区”的“L型”扩圈:在原先福田、罗湖、南山的基础上,又“西扩”了西部沿海的宝安、前海大片区域,整体呈“L型”。同时,中山总规也把翠亨新区新列为“市域主中心”,呈现出明显的“东进”趋势。

深圳都市核心区西扩与中山城市主中心“东进”的战略布局,在珠江口东西两岸形成了一场“双向奔赴”,对中山的影响意义深远。

一是产业格局的重构。深圳都市核心区西扩,强化了深圳对珠江口西岸整体辐射带动能力,中山又将翠亨新区定位为深中产业协作的核心平台,这两个规划叠加,有利于中山依托深中通道交通优势,承接深圳外溢的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以及数字经济产业资源,与深圳形成协同互补。尤其是翠亨新区“4+X”产业布局与深圳“20+8”产业集群高度契合,未来将形成“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深圳研发+中山转化”“深圳链主+中山配套”的分工模式。

二是城市能级的跃升。中山将翠亨新区定位为“市域主中心”,这意味着翠亨新区将升级为综合型城市功能区,承载制造、金融、科技、服务等资源,延伸出行政、文化等更多高附加值的职能。这不仅能提升中山在大湾区产业链的地位,还将带动更多深圳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入中山。

三是交通网络体系的重构。深中通道、深中跨市公交、深中航空港的叠加,让深中真正迈入“半小时生活圈”,两地物流和通行效率极大提升。“借由深中通道的物理连接,翠亨新区无疑是深圳向西拓展的第一站,最先享受发展红利。”

深圳总规把中山的翠亨新区、小榄镇分别列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功能中心”和“功能节点”;其中,“功能中心”包括翠亨新区以及深圳前海和广州南沙这两大国家级平台,形成了一个黄金内湾核心区的“铁三角”。

站在深圳的角度,如何看待翠亨新区和小榄镇的功能价值?翠亨新区作为中山的东承“桥头堡”,核心功能在于承接深圳的产业外溢和创新资源辐射,是中山融入到深圳都市圈的关键区域。

从地理区位来看,翠亨新区是深中通道的西岸着陆点。出于土地空间成本的考量,部分深圳企业已经向中山转移生产制造环节,初步形成“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模式。在整体规划方面,中山应加速与深圳形成规划协同,可以考虑探索以翠亨新区为试点,与前海建立 “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区域规划一体化合作机制,探索编制高质量的“翠亨-前海”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从产业衔接来看,作为制造业强镇,小榄镇被深圳定位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功能节点”,侧重于深中产业链配套及公共服务衔接。借由中开高速、深中通道强化跟深圳的交通联系,小榄镇已进入与深圳的“一小时生活圈”,将成为中山西北部、乃至珠江口西岸城市群对接深圳物流、人才、创新资源的关键枢纽。

如果将视角扩大到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中山翠亨新区要成为黄金内湾“铁三角”,引领湾区发展,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机制协同。前海蛇口作为自贸试验区,聚焦的是现代服务业和制度创新;广州南沙则是国家级新区,承载着国际航运和对外开放的职能;而翠亨新区重点落在先进制造和科创转化能力上。这三者之间,要形成协同互补分工的格局。比如前海可通过金融赋能翠亨新区制造业发展;南沙可强化国际资源在三地之间的配置流动;翠亨新区则重点承接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形成“研发-转化-制造”的高效闭环。

二是基础设施联动。加速南珠中城际等交通网络建设,加速“铁三角”之间的要素流动,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三是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充分发挥前海、南沙、翠亨新区三个平台的政策优势,通过制度创新最大化释放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如此才能成为引领大湾区发展的标杆。

根据“总规”,深圳在西海岸沿线规划了会展海洋城、机场东枢纽、前海中心等重要点位,呈南北走向;中山则是把深中通道、中开高速作为黄金大动脉,规划了东西走向的“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贯穿中山东西部,涵盖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中心城区、沙溪镇、小榄镇、横栏镇等镇街。

这条发展轴,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山要最大化地利用深中通道,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沿着深中通道,打造一条从中山到深圳的东西向产业联动发展轴,通过核心轴线承接深圳的产业、资本、人才、技术资源外溢。这条发展轴,未来或将成为一条跨海的“大湾区科创走廊”。

中山承接深圳优质产业资源,既是因两者产业梯度匹配,也是出于整体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所需。例如翠亨新区的“4+X”产业规划与深圳“20+8”产业集群,两者可以形成良好互补。火炬开发区则依托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与深圳形成了从研发、中试到生产全链条的联动,实现相互赋能。小榄、横栏、沙溪等镇街,聚焦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可与深圳的先进制造业、AI技术嫁接,实现产业转型。

相比广佛、深莞等陆地直接接壤的同城模式,深中凭借深中通道实现“点对点”的跨海连接,并非全域均衡辐射。在这种情况下,中山需要更加精准地定位、识别、解决深圳的痛点和需求。例如打造更多优质的产业空间载体,建设适应于深中合作的产业主题园区,定向承接深圳产业资源。他建议,深中可以采取产业链深度绑定的招商策略,推动形成“深圳链主企业+中山配套企业”的联合招商模式。

作者:曲建

(作者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前海分院院长)

【作者】 苏芷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山东:打造开放共享文化书院,用优质文化资源提升群众精神食粮获得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这一战略部署,不仅是推动文化惠民利民、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更是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仔细理解不难发现,“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深入把握。第一个关键词,“优

毛伟明与头部企业负责人座谈 听取对“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

毛伟明听取头部企业对“十五五”规划编制意见建议奋勇争先 高质赶超为收官“十四五”开篇“十五五”贡献力量湖南日报4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孙敏坚) 11日上午,省政府召开头部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

“港味”满满,这所深圳福田区新高中要创办“一流大学附中”

“在世界坐标上创办中国一流大学附中”——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明德高级中学正门门口向内望去,一道鲜艳的字迹悬挂在教学楼上空。这所2025年2月起正式接收第一批学生的崭新高中,自诞生之初起便自带香港中文大学的“名校基因”,也将“办一流大学附中”的使命愿景刻进了学校的血脉之中。开学仅2月,明德高级中

合肥滨湖新区金斗公园绣球与酢浆草盛放引客来

大皖新闻讯4月10日,合肥滨湖新区金斗公园内绣球花、红花酢浆草迎来盛花期,交织成春日美景。游客漫步花间小径,或举镜定格花影,或闲坐享受暖阳。近年来,滨湖功能区不断推进“花漾包河”行动,以特色花卉打造赏花亮点,扮靓城市景观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好去处。目前花期正盛,预计观赏期持续至4月中下旬。大

来论|曲建:发挥制度创新协同优势,构建黄金内湾“铁三角”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前海分院院长曲建。最新发布的深圳总规,有一大亮点,就是其“核心都市区”的“L型”扩圈:在原先福田、罗湖、南山的基础上,又“西扩”了西部沿海的宝安、前海大片区域,整体呈“L型”。同时,中山总规也把翠亨新区新列为“市域主中心”,呈现出明显的“东进”趋势。深圳都市核心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