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外研究团队利用“分子捕手”为未知化合物“上户口”

新华社杭州4月10日电(记者朱涵)化合物结构测定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利用和改进药物和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由浙江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及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学者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提出“超分子对接”概念,利用“分子捕手”,特异性识别长烷基链化合物,并系统性地测定它们的单晶结构,为未知的化合物“上户口”。相关论文9日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

据介绍,含有长烷基链结构单元的分子在天然产物和药物中十分常见,这些分子由长长的碳链组成,它们通常具有较大柔性,因此难以结晶,这使得确定它们的单晶结构十分困难。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浙江大学化学系黄飞鹤教授介绍,他们团队此前的一项基础研究发现,一种名为柱芳烃的化合物与长烷基链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相互吸引力。在尝试多种策略后,团队发现,当把柱芳烃精准整合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长烷基链分子就可以在金属有机框架内部实现三维有序的排列,就像一条随意游走、扭曲的“小蛇”被抓住了“身体”。团队把这个能够特异性识别长烷基链分子的柱芳烃-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命名为“分子捕手”。

黄飞鹤表示,团队已用“分子捕手”成功“捕获”了63种已知和未知的化合物,并进一步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等手段,成功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例如团队首次确定了一种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的药物“Dojolvi”(三庚酸甘油酯)关键成分的单晶结构,从而让认识、利用和改进这一关键成分成为可能。

“这个方法实验操作简单、测试所需时间短、适用底物范围广,在天然产物、药物和有机合成产物的结构确定方面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黄飞鹤说。

中外研究团队利用“分子捕手”为未知化合物“上户口”

新华社杭州4月10日电(记者朱涵)化合物结构测定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利用和改进药物和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由浙江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及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学者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提出“超分子对接”概念,利用“分子捕手”,特异性识别长烷基链化合物,并系统性地测定它们的单晶结构,为未知的化合物

和讯投顾刘昌松:A股大涨,为什么收出绿色十字星?

4月10日,和讯投顾刘昌松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全天大盘呈现出量能大涨的态势,但与此同时,变盘信号也初现端倪,从短期来看市场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大分化格局。他强调,在上午市场触及最高点之际已步入压力区,昨日表现最为强劲的科创50指数,在今日却沦为表现最为疲弱的板块,尽管今日市场整体呈现出大涨的态势,但存

“搭桥”“换瓣”……42小时三场生死急救

转自:南京晨报医院供图37岁男子突发脑梗心梗 3小时手术后脱险3月29日晚8点,37岁的李先生突发晕厥,被紧急送至南医大二附院。外院检查显示,他竟同时患有急性脑梗、急性心梗,心脏超声还显示心脏有肿瘤,病情十分危急!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专家团队迅速集结,经过简短而紧张的术前讨论,决定立即由王波副主任

热血追光!复旦博士带着“人体光合作用”项目结缘湖南创业热土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李薇“既然植物需要光合作用,人体为什么不能有专属的光配方?”2025年湖南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长三角推介会上,复旦大学超越照明团队负责人胡治国博士的这句开场白,吸引了台下300多位评审和高校师生的注意。这位从建筑光学跨界健康照明的创业者,正用团队自主研

假期不“打烊”,龙湖医院争分夺秒抢救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

“伤者颅脑内不断出血,如果拖延血肿块将进一步压迫大脑,造成脑功能障碍,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开展手术!”4月4日清明假期首日,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收治一位高处跌落致颅内出血伤者,该院脑科中心和多学科团队配合迅速开展手术,让伤者转危为安。4月6日南方+汕头医疗频道向该院了解到,伤者已经醒转,预后良好,目前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