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字号”消博会上受追捧

【来源:安徽日报】

撕开包装、取出糕点、咬上一口满嘴都是黑芝麻的香气……日前,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安徽展区,黄山市胡兴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围满了参展观众,行政经理章慧正向参展观众介绍相关产品。

“我们是第一次参展,这次带来的6款产品都是具有徽州特色的产品,像我手中的翰林酥是以黑芝麻为原料做出来的,打开包装后展示出来的是一块墨的形态,仔细看会发现糕点上印着一个甲骨文的‘食’字,一方面彰显的是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蕴含了我们的状元文化。”章慧告诉记者。

黄山市胡兴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黄山烧饼、黄山豆干等传统徽点为主打,兼营各式徽茶、徽菜的特色徽食伴手礼连锁品牌,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23年9月,该公司获批“安徽老字号”,致力于以现代产业发展思维,承继、经营、传扬百年徽文化。

在胡兴堂展台的旁边是黄山市珍味坊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台,他们这次带来了臭鳜鱼、刀板香、徽州土香肠、农家酱肉四种产品,希望借助消博会的平台进一步打开市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安徽美食。

“虽然是第一次参展,但能感受到整个市场的活跃度还是比较高的,开馆不到3个小时已经有3个经销商留下联系方式,希望能跟我们进一步合作,还有不少参展观众来购买臭鳜鱼、土香肠等产品,真是收获满满啊!”黄山市珍味坊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朱成龙告诉记者,2024年,该公司产值达到2亿元,接下来,他们将全力向打造中国徽菜第一品牌的目标迈进。

与胡兴堂和珍味坊一样,安徽爱家食品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安徽老字号,他们此次带来了酱油、醋、料酒等十几种产品。“这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能用得到的产品,价格在10元至30元,还算平价,开馆一天多已经有七组意向合作的客户了。”安徽爱家食品有限公司电商部主任夏安庆说,目前,公司采取“达人直播”和“商家自播”的方式,全力打开终端消费市场。

平台搭得好,企业发展的机会自然多。安徽省凤阳县御膳油脂有限公司作为安徽展区的参展商之一,借助消博会平台,积极主动与其他省份上下游企业交流,寻找合作机会。

“我们的上游企业包括原材料、产品设计、包装等,今天上午我在逛展馆时,在河南展区看到了一家上游企业,我准备有时间找他们聊一聊,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安徽省凤阳县御膳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友水说,公司获批“中华老字号”称号,这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鼓励,他们将继续守正创新,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

美食为媒,连接起企业的商业需求,大力提振消费。“我们期待借助消博会的窗口,为企业创造机遇,为消费升级注入新动能,让更多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的‘皖字号’精品走向世界舞台,助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一级调研员王斌表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老字号”消博会上受追捧

【来源:安徽日报】撕开包装、取出糕点、咬上一口满嘴都是黑芝麻的香气……日前,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安徽展区,黄山市胡兴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围满了参展观众,行政经理章慧正向参展观众介绍相关产品。“我们是第一次参展,这次带来的6款产品都是具有徽州特色的产品,像我手中的翰林酥是以黑芝麻为原料做

广交会“朋友圈”越来越大 多家工厂迎来外商探厂潮

今天是本届广交会的第5天,也是第一期的最后一天。广交会既是产品展出、交易的平台,也是展客双方认识交流、加深合作的重要平台。除了展馆内热闹非凡,不少客商还走出会场,前往企业生产一线参观调研,洽谈合作,将友谊延续到场外。在东莞一家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经理向来自加拿大的客户介绍了公司新品。一款30寸的电烤

安徽省巢湖市银屏市场监管所开展化肥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着力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近日,安徽省巢湖市银屏市场监督管理所开展化肥质量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坚决杜绝制售假冒伪劣化肥等坑农害农行径。 执法人员深入农资销售点、农资仓库等地,对包括氮、磷、钾三大基础肥料和复肥(复合肥料和掺混肥料)水溶肥料开展严格检查。查看经营单位是否

安徽来安张山镇:让“小农产”飞进“大市场”

暮春时节,阳光正好。滁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打单机“哒哒”作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不过片刻,就堆叠起厚厚的一沓订单。在不远处的打包车间,农产品经工人一丝不苟地打包、贴单、发货,即将被发往全国各地。“这仅仅是昨晚到今早销售平台累积的部分预订单。”滁谷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公司在

创新夯实产品竞争力 非美市场订单快速增长

在热闹与喧嚣中,中国外贸的积极信号不断涌现。 吴瞬/摄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4月16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进入第二天,客流量依然爆棚。身处展馆中,证券时报记者明显感觉到人流量更胜开幕首日,不少中国外贸企业也在这一天迎来“开张”,部分境外采购商结束观望开始陆续签下意向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