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纹,又称 兽面纹,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纹饰,主要流行于史前、商代和西周时期。它是一种突出动物面部的抽象化图像,形态狰狞可怖,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饕餮纹的叫法最早出现在北宋《宣和博古图》中。
饕餮纹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其布局一般为: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
饕餮纹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代表着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因为贪吃无度,最终被撑死。这一形象不仅象征着贪欲,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一种敬畏与想象。
饕餮纹在青铜器上非常常见,尤其是鼎和簋等礼仪器上。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至若在殷商时,是否把这种纹饰,也名为饕餮,则无从稽考。
总的来说,饕餮纹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贪欲和神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