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一词是舶来词吗?
我们习惯用“宇宙”-词表示整个太空,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现代舶来的词语。事实上,我国古籍中就开始用这个词了,最早是(庄子》中把“宇”定义为各个方向,一切地点;而“宙”表示的是一切不同的具体时间。也就是说,我国古代就用“宇宙”一词来表示时间和空间,后来发展到指整个客观存在的世界。“宇宙”一词和我们常说的“天地乾坤”“六合”一样,是地道的本土词语。
◎《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为什么要取个外国名字?
![](https://static.pqbk.net/images/2024/10/31/ff4541cd7133b60c6faaeb4cb76be04c.jpg)
小说<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杰出的作品之一。他笔下的阿Q,入木三分地讽刺了旧中国的种种时弊。阿Q的形象和他的精神胜利法,都牢地被读者字母"Q"就像一个人脑后留着一 条小辫子,正是清朝的发型。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命名,也体现了鲁迅先生犀利笔锋下的幽默与风趣。
考试是何时出现的?
![](https://static.pqbk.net/images/2024/10/31/1a03afe77ff2078836415a7409689f02.jpg)
科举考试是今天各种考试的前身。公元605年,隋场帝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了一直以来靠主观因素和先天因素选拔人才的方式。
“九品中正制”是科举考试以前选拔人才的方式。到了晋朝,选拔人才以家世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走进了死胡同,统治阶级日渐低能化。到了隋朝,这种制度就被废除。
古代的考试也会出现“偏科”的现象,唐代重视诗文,宋代重视理学。
相对北方来说,为什么中国的南方方言很多?
![](https://static.pqbk.net/images/2024/10/31/47de3468296af5f1f0939b6f59e679f7.jpg)
北方地区地势平坦,区域流动便捷,语言接触频繁,所以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相对隔绝较少,而南方多山脉丘陵,平原地区则多径流纵横,地形破碎,区域流动相对困难,各地区之间相对独立,语言接触偏少,中央政权影响偏小,民族复杂,于是就形成了许多方言可以相对独立发展的较好的环境。另外,南方有部分方言(可能从语言学意义上讲其中许多都不太算方言了)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侗台语、南岛语,甚至藏语的接触影响,吸收了这些语言的一些因素,也增加了方言(或语言)的数量。
为什么动漫主角大多都是坐在靠窗倒数第二排?
![](https://static.pqbk.net/images/2024/10/31/b8dfe5b9bf623a3155d1af934982a810.jpg)
好处:
1.侧光最好表现五官轮廓,用丝都能打光成莱昂纳多。
2.窗外景色是活动PPT背景墙,樱花和雪花啥的。
3电户关不紧就会有一缕微风撩拨主角的呆毛(指动漫人物头上多出的一撮或多撮翘起的头发),显得很忧伤。
4.外班人找的时候,站在教室门口就能看见托腮的主角, 坐在靠墙倒数第二排的话就看不到了。
5想心事的时候可以看外面的小伙伴踢足球,或者看落英缤纷。
6.画主角的时候可以少画一个同桌。
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会有“神秘感”?
![](https://static.pqbk.net/images/2024/10/31/adca507aaa33b6ba934ff036610fb1c9.jpg)
奥妙无穷的“神秘感”并非来自主人公本身,而是源于观察者注视的画中人面部的不同位置。当我们欣赏一幅人像时, 往往先注视人像的双眼。这样,判断人像是否在“笑”的最佳依据嘴巴, 便处于模糊的视野周边。在模糊状态下,嘴角向上翘的弧度会显得更大,笑容便显现出来了。当把视线移向蒙算丽莎的双唇,试图确认这笑容时,不经意中使她的嘴巴离开了视野周边,如此一来,微笑反而收敛,甚至消失了。于是,似笑非笑的“神秘感” 出现了。
“捕快”是个什么职位?
![](https://static.pqbk.net/images/2024/10/31/b0198ece1b271c8dd1062d068618dace.jpg)
古代的捕快属于衙役。地方政府的的组成,除了正印官之外,偶尔有杂佐,再就是六房书吏和三班衙役。三班衙役中,第一是皂班,是给县官老爷站班和做仪仗队的,审案时兼做行刑手,帮助吓唬人犯;第二是快班,就是捕快,用于拿贼、破案和催租税:第三是壮班,属于临时召集的那种, 打打杂,有危急状况时协助守城。
为什么把过长的电视连续剧称为“肥皂剧”?
肥皂剧( soap opera)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汇,又叫泡沫剧,通常指一出连续很长时间的、虚构的电视剧节目,每周安排为多集连续播出,-般以家庭主妇为目标受众。而这个名字的来历,还真是和肥皂脱不开关系:它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播放的一种长篇广 播连续剧,当时的赞助商主要是大名鼎的日化用品厂商,剧中常常插播肥皂广告,“肥皂剧”之名就由此而来。
金在古代指什么金属?
![](https://static.pqbk.net/images/2024/10/31/6ba2f5e04b62a5d3ccad73ad9ca2a8dc.jpg)
在“一字千金”“一诺千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成语中的“干金",指的不是金子,而是黄铜。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性质,而最好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贵金属。在古代早期,黄金的产量非常低。这种过于昂贵、稀缺的金属,只有王侯贵族才有实力使用,根本没办法进行流通。而黄铜在当时也是一种很贵重的金属,产量又比金子大很多,价值又高,于是就成了社会上广泛流通的贵金属货币。“金”-词原是古代的货币单位,秦代的一金是20两,汉代时以一斤( 16两)为一金,-金就是1斤黄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