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Click the blue characters to follow us!
摘 要 / Abstract
无人驾驶清扫车、穿着蓝色运动鞋在会场里“遛弯”的智能机器人、让使用者在游戏和工作中自由穿梭的XR眼镜……上周结束的香港国际创科营商周(BIT Week)核心活动——香港国际创科展(InnoEX)及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春电展)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及地区的超过2,800家展商参与,让世界看到香港的创科潜力。
Autonomous street sweepers, smart robots in blue sneakers strolling around the venue, and XR glasses that let users seamlessly switch between entertaining and working—these were just some of the highlights at the core events of last week's Business of Innovation & Technology Week (BIT Week) held in Hong Kong, China: InnoEX and Hong Kong Electronics Fair (Spring Edition). The exhibitions attracted over 2,800 exhibitors from 29 countries and regions, showcasing Hong Kong's growing potential as a hub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在科技这条赛道上,香港正以它独有的方式,站在“内联外通”的交汇点上。一边是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链条,一边是对接国际资源的开放平台,香港用自己的节奏和优势,把内地的科研力量带向全球,也把世界的创新动能引进来。无论是自由流通的数据和资本,还是灵活多元的营商环境,这座城市似乎正在用“科技”这门共通语言,把来自四面八方的合作可能编织进现实。

香港国际创科展现场。钟心仪/摄
创科展聚拢全球资源
作为BIT Week核心盛事,今年的香港国际创科展现场十分火爆。在“创新·智动·起飞”的主题下,浙江绍兴低空经济产业展区带来了CW-15无人机、低空融合管理系统、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等创新产品,接待专业采购商200余人次,并与香港地政署等多家潜在客户建立联系,达成合作意向15家。吉利控股旗下品牌沃飞长空展示了AE200 1:4缩比模型。现场工作人员介绍,AE200是一款纯电动有人驾驶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可搭载1名驾驶员和5名乘客,最大航程200公里。
从内地前沿企业带来的前瞻技术,到国际机构和买家的积极参与,可以看到,香港正逐步强化自己在技术交流、资源对接、市场落地三者之间的桥梁角色。
本次创科展主办方之一的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张淑芬表示,香港全面“通关”后,国际贸易逐渐复常,“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展示智慧生活创科成果,全方面促进跨行业的交流和合作”。她指出,现在世界各地都在抢人才,希望该展览可以帮助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吸引更多人才来到香港。
从本地模型看AI落地
展会上,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展区展出的业界首个基于 DeepSeek 671B全参数微调并持续训练产生的大模型颇为瞩目。在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兼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主任郭毅可向ZICC记者展示了这个香港AI生态的基础底座、香港唯一的基础大模型HKGAI V1的多场景应用,包括“港话通”“港文通” “随哼成歌”等。提起“随哼成歌”功能,郭毅可颇为激动地向记者展示——“我们现场拍一张照片,让AI生成一首柔和的歌”,随着指令输入,不消一分钟,大家的耳边响起了歌声。这也是HKGAI V1的一大创新。

郭毅可展示HKGAI V1的“随哼成歌”功能。钟心仪/摄
“以中国视角,为香港打造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是打造该大模型的目标,郭毅可特别提到,这也是研发中心选择DeepSeek作为底座模型架构的原因——“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美国没有很大差距,要走自己原创的道路”。

香港国际创科展,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展区。钟心仪/摄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4日在香港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开幕式上表示,人工智能是香港园区研发的核心,对香港的未来同样重要。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的数码科技枢纽,香港数码港致力于赋能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动香港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这里有超350 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研发的初创公司。Sleekflow就是其中之一。作为AI 驱动全渠道通讯云端平台供应商,Sleekflow在去年8月完成700万美元A+轮融资。SleekFlow副总裁兼总经理梅思进告诉记者,在数码港“诞生”并“毕业”的SleekFlow已将市场拓展至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并由新加坡分部负责东盟市场,但大部分开发和管理团队仍选择留香港,因为香港在贸易自由度、人才政策等方面均有利好。

图为香港数码港。受访者供图
去年12月,香港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第一期投入运营;特区政府亦设立资助计划,帮助香港本地制造商转向智能制造。接下来,特区政府计划在下一个财政年度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引领香港的研发工作,开展研究并推动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行业应用。
借平台出海成新路径
香港数码港、科技园、高校等创新平台孕育了不少本地科创企业,加速它们走向国际市场;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内地企业借力其制度和区位优势“出海”全球,形成双向流动的发展路径。
香港投资推广处创新及科技总裁黄炜卓向记者表示,来到香港创业的公司主要考虑研发人才积累和贸易上的便利。比如香港与东南亚不同地区签署了不同的自由贸易协定,对在香港设立企业财资中心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
4月11日,也是本次创科周开幕前,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正式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联合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帮助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图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钟心仪/摄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毕坚文向ZICC记者介绍,出海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专业支援,包括国际技术标准对接、产品本地化与国际化技术支援、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海外法规咨询等,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出海”。

特派记者:钟心仪
Special Correspondent: Zhong Xinyi
编辑:钟心仪
Editor: Zhong Xinyi
审核:谢庆
Supervisor: Xie Qing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
本文来自【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