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别让生育能力定义母亲,真正的母亲是爱与社会的托举

□王廷玉(南京大学)

近日,一名失去双手的残疾女性怀孕视频引发了讨论,孕晚期的她遭受了网络恶评,也引发了激烈的网络讨论:残疾人究竟应不应该孕育子女?随之冲上热搜的相关词条“只要有子宫就有资格做母亲”也充满争议。这一词条无疑是将母亲这一身份简化为单纯的生理功能,不仅是对无数母亲身份的情感漠视,也侧面反映出社会对母亲这一角色的机械化理解。母亲之所以为母亲,绝不只是因为一具器官,而是源于那份对孩子纯粹而深沉的爱。子宫可以孕育生命,但是爱才能创造母亲。

母亲的身份从来不是生理的,单纯地用器官来定义母亲除了物化女性生育功能外,也未免太过武断。现代社会中,领养母亲、继母、单亲妈妈等群体同样用爱和责任诠释着母职。历史上有无数伟大的母亲被铭记,但皆不是因为她们的生育能力,而是她们的爱与奉献。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的是母亲深沉的爱与教育智慧,而非单纯的生殖功能。

回到舆论发酵的源头,也就是残疾女性是否有成为母亲的权利。答案固然是肯定的,任何女性都拥有自由的生育权。但社会真正应该关注聚焦的不应该只是“能不能生”,而是她们能否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社会支持。生育只是起点,养育才是真正的挑战。社会一味地强调能不能生,却没有提供相应的育儿保障、无障碍设施、经济支援等支持,那么这种讨论就只是一种空洞的讨伐和批判,只会让残疾母亲陷入更孤立无援的困境。

一个温暖的社会不应该用“该不该生”质问残疾人,而是用“如何帮你”托举每一个母亲。残疾人的生育只是一个起点,提供无障碍医疗、教育和育儿支持才是文明的终点。社会应当尊重每位女性的生育选择,母亲和她们付出的情感不应该被器官丈量。社会也应当意识到子宫只是生命萌芽的土壤,爱才是母亲的永恒注脚。

走近"4人入室抢婴案"受害家庭:被抢走的十七年

4月2日,案发于2006年的“4人入室抢婴贩婴案”在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告人曾某等被控拐卖儿童罪。在庭审现场,被告人相互推诿责任,有三名被告人当庭翻供。一审庭审结束,法院未当庭宣判。2024年1月,警方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在山东济宁找到了当年被人贩子从爷爷手中抢走的姜甲儒。在此之前,他

别让生育能力定义母亲,真正的母亲是爱与社会的托举

□王廷玉(南京大学)近日,一名失去双手的残疾女性怀孕视频引发了讨论,孕晚期的她遭受了网络恶评,也引发了激烈的网络讨论:残疾人究竟应不应该孕育子女?随之冲上热搜的相关词条“只要有子宫就有资格做母亲”也充满争议。这一词条无疑是将母亲这一身份简化为单纯的生理功能,不仅是对无数母亲身份的情感漠视,也侧面反映

春天一到就“抑郁”?医生:别慌,多数情况无需过度治疗|封面科考队

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周卓玥春天,本应是万物欢腾、希望满溢的美好时光,可不少网友却在这时 “画风突变”,纷纷表示自己陷入了情绪的“泥沼”,整日情绪低落、敏感多疑,看啥都 “不顺眼”,甚至动不动就想哭,从 “小太阳” 变成了 “忧郁小王子”“悲伤小公主”。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经历?事实上,每年的3-5月

中学生实习越来越受OECD国家重视

一谈到实习,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大学生。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越来越多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国家开始将实习纳入普通中等教育。经合组织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政策性研究报告显示,丹麦、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中学生实习参与率超过60%;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大约为40%;

​COP30候任主席答澎湃:走自己的务实道路,不依赖发达国家“标准答案”

在2024年全球升温首次突破1.5℃警戒线的背景下,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30)被视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关键节点,本次大会将于11月在巴西贝伦举办。这是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后,气候大会再次回到巴西,赋予本次会议特殊的历史意义。然而,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