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有尊严的,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回归人们的生活。”
“我们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给了下一个600年!”

台上妙语连珠,台下掌声经久不息,这是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的主题演讲现场。
4月15日上午,由亭湖区委宣传部主办,建军路文商旅街区、亭湖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建军路文化大讲堂”在1956星剧场开讲,单霁翔以“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为题开展讲座,为盐城观众带来一场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大餐”。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发展的轴线,见证了北京的发展与变迁。”专题讲座中,单霁翔围绕我国文化遗产申遗历程、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并讲好中国文化遗产故事等内容,生动讲述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的案例,让观众认识到文化遗产与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
作为故宫博物院系统性保护工程的主持推动者,单霁翔以故宫为例,详尽解读这座古老宫殿的建筑艺术和设计特点,讲述自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者和故宫“守门人”的心路历程,通过图片对比等方式,展现“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的生动实践,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几代“故宫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和坚守。

谈及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单霁翔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文化节目为例,畅谈以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指出“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才能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文化遗产不是城市的包袱,而是发展的资源。”单霁翔提到,盐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盐文化、红色文化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就如何让盐城文化遗产“活起来”,单霁翔建议,要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加强宣传推广,讲好盐城文化故事,持续推动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让更多文化遗产走向群众、融入生活。
讲座吸引众多文化遗产爱好者,陈超宇是其中一位。“讲座内涵丰富、精彩不断。单霁翔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风趣的语言,让我们对故宫的文物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
“十里建军路,半部盐城史。建军路是承载盐城记忆的文化地标,我们有责任深度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转化。”建军路商业街管委会副主任戴睿旻听完讲座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现在保护中活化、在发展中传承,使留存在盐阜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据了解,作为2025年度建军路城市焕新重点文化工程,“建军路文化大讲堂”系列公益活动持续邀请文化领域的知名专家,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将其打造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展示盐城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文化赋能为城市更新注入持久活力。(撰稿丨冯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