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工智能或引发人权风险 专家建议推动跨国协同立法

中新社重庆4月19日电 (梁钦卿 杨梦逸)19日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的2025·亚洲人权论坛上,人工智能(AI)治理成为论坛讨论焦点。针对AI带来的隐私、算法歧视等问题,有人权专家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推动跨国协同立法,并建立多元共治机制,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权保障。

“人工智能在应用中有可能侵害人类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劳动权、隐私权、平等权等,数据过度收集、数据滥用、数据跨境传输都有可能带来侵害人权的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教授肖君拥举例称,人工智能工具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有可能使决策者成为技术的附庸,削弱专业化的思维,比如说医疗领域里面存在双重的误诊风险。对于应对这些风险的法治化路径,他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人权风险的立法保障、社会防控,此外还要加强技术管控和国际合作。

针对国家法律是否能够为约束和监管AI活动而开展跨境工作,蒙古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乌扬加·迈阿马尔在线上发言称,AI监管是个严峻问题,国际社会已起草多份文件进行回应,例如联合国、欧盟等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条例。同时,世界多国在立法方面也在跟进,这表明国际社会都在加速构建AI治理体系和监管体系。“国际法能够跟上AI的快速演变,所以在国际层面需要多做努力来确保公约和国际协议能够保障人权。”

“科技竞争是如今世界各国进行博弈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在此背景下,应把人权纳入全球治理视野中,用人权来‘驯化’科技竞争,确保科技发展的利益公平普享。”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人权研究院副院长刘红臻表示,以AI技术为例,其科技伦理和技术标准尚未建立全球化的统一标准,规则制定应强调共商、共建和共享,保证所有国家平等参与,建立开放包容、和平安全的科技治理秩序。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主权AI”与“AI主权”的概念区分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也引起业界关注。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博士张翔认为,“主权AI”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控制工具,以地缘政治竞争为核心,而“AI主权”本质上是一种治理框架,融合技术、法律与伦理规则。未来,发展中国家需平衡技术自主与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避免陷入“数字陷阱”;国际合作也应积极推动开源生态与多元价值共存。(完)

人工智能或引发人权风险 专家建议推动跨国协同立法

中新社重庆4月19日电 (梁钦卿 杨梦逸)19日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的2025·亚洲人权论坛上,人工智能(AI)治理成为论坛讨论焦点。针对AI带来的隐私、算法歧视等问题,有人权专家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推动跨国协同立法,并建立多元共治机制,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权保障。“人工智能在应用中有可能侵害人类的生命权、

10:11,“天工”第一个冲过终点线

今日(4月19日)10时11分,人形机器人“天工”冲过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终点线,是第一个跑完全程的赛队。7点30分,“天工”第一个出发冲出起跑线。根据竞赛规则,与人类跑者同一时间出发不同,人形机器人半马的参赛机器人是依次发枪起跑,每个参赛机器人出发时间间隔1分钟,原则上不超过2分钟。同时

Click to create your list of good things!

TransparencyThese high-tech gadgets are making global buyers exclaim 'Perfect'!At the Canton Fair, the Cofe+ Robot Barista brews a custom cup in just

锚定AI产业“新高地” 首届酒仙桥论坛在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阳)酒仙桥为我国电子工业、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被称为“新中国电子工业摇篮”。如今,深厚的工业底蕴与创新技术动能在这里碰撞,通过物理空间与产业生态融合,勾勒出AI产业“新高地”的发展蓝图。4月15日,为期6天的2025酒仙桥论坛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

从实验室到生产间,长沙有群“技术红娘” | 山水洲城记

4月13日,一场特殊的项目推进会在长沙召开。会议聚焦的“宽温域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发”是2025年湖南省十大重点技术攻关项目之一。湖南已连续5年专题部署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聚省内外优势产学研力量进行协同攻关。这次“宽温域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发”也是如此,由“长沙钠离子电池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中伟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