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阳)酒仙桥为我国电子工业、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被称为“新中国电子工业摇篮”。如今,深厚的工业底蕴与创新技术动能在这里碰撞,通过物理空间与产业生态融合,勾勒出AI产业“新高地”的发展蓝图。
4月15日,为期6天的2025酒仙桥论坛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正式启幕。论坛汇聚产学研及头部企业代表,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前景、创新应用、生态发展”三大核心领域,探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作为酒仙桥论坛主办方,北电数智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荆磊表示,酒仙桥论坛将成为产业各界紧密携手、务实沟通的平台,共同探索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与生态协同发展路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部署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
今年2月,坐落在酒仙桥的E级智算中心——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宣告正式宣告基础设施落成。北电数智首席战略官杨震在论坛期间表示,如今已正式投运的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是一个产业聚集、成果展示、招募人才、吸引投资等于一体的智算中心,能够有效承托起产业发展的依托,也是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回应。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入深水区,破解“模型场景应用落地难、高价值数据供不出流不动”等发展痛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据了解,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重点通过“1个AI底座和2大产业平台”战略布局打造旗舰级AI工厂。
“1个AI底座”整合了“AI工厂+可信数据服务”的全栈AI能力,能够满足AIDC全生命周期业务需求,可以实现支撑多场景、跨行业的应用部署的统一调度:同时,推动开放兼容,支持异构模型与多模态能力的集成;并通过用户反馈与场景数据,不断优化模型表现,从而实现持续进化。
“‘传统产业赋能平台’和‘新兴产业加速平台’分别提供赋能和加速支持。”杨震介绍,传统产业赋能平台加速推动医疗、金融、文化、工业制造、政务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产业、城市、企业服务等实体经济的“AI+”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平台则聚焦构建“AI进入物理世界”的共性技术体系,推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无人驾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速落地。
“以我们与佛山的合作项目为例,北电数智兼具AI算力提供方和AI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双重身份,实现算力建设和本地消纳的正向循环,切实赋能当地产业升级。”杨震认为,通过为各地方提供AI行业解决方案,能够加快形成从芯片到场景、从模型到服务、从创新到产业的闭环,从而推动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据了解,2025酒仙桥论坛期间,将同步举办数十场分论坛,覆盖AIDC、可信数据服务、战略新兴产业、AIGC视听创新、新质人才生态、Al创新投融资、金融、医疗等产业发展核心议题,持续推动技术对话、经验共享与生态合作。同时,由北电数智、至顶科技、PEC China联合编撰的书籍——《解锁AI力量:大模型落地实战场景全攻略》也在论坛上正式发布,将诸多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实践经验转化为全行业、全社会可借鉴、可实操的指南,助力“人工智能+”与当下多领域的融合发展。
杨震表示,酒仙桥论坛以“开启AI生产力元年”为主题,聚焦垂直领域的技术方向,挖掘金融、医疗等场景下的落地实践,链接起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源。从产业驱动层面,酒仙桥论坛将以“1个AI基础设施底座+2大产业发展平台”的战略布局,重点阐释AI如何与实体经济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