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泪目!98岁姐姐终于见到25岁弟弟

今年年初,河南省泌阳县检察院和西藏自治区边坝县检察院通过两地协作,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安葬在边坝县烈士陵园的3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带着烈士曹炳忠姐姐曹华亭的嘱托,检察日报记者刘亚前往边坝县烈士陵园看望祭奠烈士。

刘亚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这段感人经历:

我在现场丨泪目!98岁姐姐终于见到25岁弟弟

本文作者:刘亚

因行政区划调整、年代久远、墓地迁移等原因,我国有许多烈士没有确认身份、没有留下姓名。

今年年初,我得知河南省泌阳县检察院和西藏自治区边坝县检察院通过两地协作机制,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安葬在边坝县烈士陵园的3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其中一位烈士名叫曹炳忠,他的姐姐曹华亭现年98岁,居住在河南省唐河县,距离边坝县近3000公里。多年来,她一直牵挂弟弟,却始终未能前往西藏祭奠。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产生:或许我可以成为“信使”,为烈士寻亲接力跑完最后一棒。

(一)

1月,我前往河南泌阳找到曹炳忠烈士的侄子曹继省。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纸面泛黄、边缘破损的烈士证,告诉我:“这是曹家三代人守护的烈士唯一凭证。”

曹继省说,曹华亭老人现住在河南唐河县的老宅,我随即动身前往唐河。

见到曹华亭时,她正坐在藤椅上靠墙晒太阳。老人听力几近丧失,但当我们提到弟弟曹炳忠的名字时,她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等打完仗,我就回来结婚!”

曹华亭告诉我,这句话是1957年春天,22岁的曹炳忠给家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这个刚参与完抗美援朝战后援建工作的年轻战士,还没来得及回家,就随大部队去了更遥远的西藏。1960年4月,时任解放军某部司务长的他倒在了边坝的一场战斗中。

曹华亭女儿说,母亲不知为弟弟哭了多少次。有段时间,曹华亭总是呆呆地看着电视剧《地道战》,女儿担心她触景生情,便偷偷把遥控器藏起来。谁知她大发脾气:“不许关电视,(电视里)那是你小叔!”

“爹娘临终前还念叨,没能去西藏看一眼儿子的墓。”说起这些,曹华亭老泪纵横。但60多年来家人们只知道他牺牲在西藏,却不知具体葬在什么位置。

直到2023年6月,一份西藏烈士寻亲名单在网络上流传。时任泌阳县检察院检察官程新青发现:曹炳忠墓碑上写着“河南省泌阳县索庄乡曹庄村”,但《泌阳县志》烈士英名录里却没有他的名字,且泌阳县行政区划图上也没有“索庄乡曹庄村”这个地方。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程新青告诉我,为了解开疑问,他和同事们走访了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史志办、县地名办等部门。大家推测,因行政区划变化,曹炳忠牺牲时是泌阳人,但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可能是社旗人。

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泌阳县检察院提供的线索,迅速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为烈士寻亲专班,开展走访工作,最终找到了曹继省。家属们这才得知曹炳忠的埋葬地——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

(二)

然而,即使知晓了安葬地点,曹炳忠的家属们仍难以前往祭奠:边坝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势险峻,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20座,素有“进藏第一险”之称,令人望而却步。

于是,他们和同样葬在边坝的牛长有、郭跃富烈士家属一起,准备了家乡的五谷杂粮,委托我带到边坝祭奠。

出发前,曹华亭紧紧握住我的手,眼中满是恳切:“小妮恁记住,俺叫曹华亭!曹华亭!曹华亭!俺弟叫曹炳忠!曹炳忠!曹炳忠!”她反复念叨,生怕我会忘记。

带着嘱托,我出发了,辗转搭乘火车、飞机抵达拉萨,再沿国道G349前往边坝县。

边坝距离拉萨500多公里,目前仍未开通火车、大巴等公共交通。我和昌都市、边坝县的检察官们驱车10余个小时,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夏贡拉山垭口,一路风雪呼啸、碎石滚落,连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也会手心冒汗。也正是在这条“进藏第一险”的道路上,无数英烈义无反顾踏上征程,甚至献出生命。

抵达海拔4200米的边坝县烈士陵园,我将来自河南的五谷杂粮轻轻撒在曹炳忠烈士墓前,呼啸的狂风突然变得温柔。

祭扫时,我拍摄了一段视频,通过泌阳县检察院检察官发给了曹华亭。家人对着视频向曹华亭介绍陵园的情况,由于视力听力欠佳,她只能大致理解。可当视频画面扫过曹炳忠的墓碑时,曹华亭哭了。

通过手机,98岁老人“见”到了25岁的弟弟——这是她等待了65年的“相见”。

边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告诉我,因为时间跨度大、地理位置偏远,加之烈士身份信息不详、赴藏寻亲的亲属较少,烈士寻亲工作推进较为缓慢。

怎么办?检察机关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该继续努力。”相关部门积极动员各方力量,通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网络寻亲等方式,持续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让更多无名烈士有名。

(三)

采访结束那天,我们的车缓缓驶离边坝县烈士陵园。突然,两个本在树下玩耍的六七岁藏族孩子,冲出来朝我们立正敬礼。我有些惊讶,迅速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回去翻看才发现:原来树杈上还有一个孩子,他来不及跳下,就待在树上敬礼,右手绷得笔直。

这个画面让我想起陵园守墓人的话:“我们教孩子,看见军车、警车就要敬礼。”这个40岁的藏族汉子守护陵园15年,每每见到烈士家属,都会主动递上酥油茶和哈达。他说:“没有他们,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这是一次采访,更是一次对英烈的追寻和致敬。我真切地感受到,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一路上,我见证了无数人的努力,他们用行动证明: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英烈的尊严将永远被守护,民族团结之花也将永远绽放在雪域高原!

来源:中国记协

作者:刘亚

流程编辑:U022

为了父辈的遗愿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清明节前夕,浙江金华市民李新带着父亲沉甸甸的嘱托,踏上了前往温州洞头的寻亲之路。他的父亲——山东籍战斗英雄李富胜,一生深藏功名,却在临终前留下遗愿:希望儿子能代他祭拜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战友。这场跨越七十年的承诺,不仅让长眠异乡的烈士等来了亲人的问候,更揭开了

身份被确认!4名山东人!

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最新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成果,曹允昌、徐思元、陈淑彬、奚根祥、方金耀、章志明、廖天良、尹述勤8位烈士,从“无名”到“有名”,从“回国”到“回家”。截至目前,我国已连续11年迎回十一批共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并为其中的28位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最新确认身份

红色游园传文化,区烈士陵园举办清明主题游园活动

清明已至,追思悠悠。4月4日,松江区烈士陵园针对广大祭扫人群开展“来松陵,感受春天的橄榄绿”——清明主题活动,以军属服务、红色主题游园会等环节开展红色文化体验,传承英烈精神。上午9点,区烈士陵园内已有不少市民手持鲜花前来瞻仰先烈。与此同时,数个红色文化摊位在陵园入口处支起,面向祭扫人流提供拥军主题剪

泪目!98岁姐姐终于见到25岁弟弟

今年年初,河南省泌阳县检察院和西藏自治区边坝县检察院通过两地协作,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安葬在边坝县烈士陵园的3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带着烈士曹炳忠姐姐曹华亭的嘱托,检察日报记者刘亚前往边坝县烈士陵园看望祭奠烈士。刘亚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这段感人经历:我在现场丨泪目!98岁姐姐终于见到

示范区平台街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缅怀先烈寄哀思

为缅怀革命先烈功绩,赓续红色血脉。4月3日,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台街道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到商丘市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致敬英雄,齐心协力砥砺前行”主题教育,深切表达对英烈的哀思与敬仰。活动现场,干部职工们怀着无限哀思,来到烈士纪念碑前,自觉排好整齐的队伍,街道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