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清明节前夕,浙江金华市民李新带着父亲沉甸甸的嘱托,踏上了前往温州洞头的寻亲之路。他的父亲——山东籍战斗英雄李富胜,一生深藏功名,却在临终前留下遗愿:希望儿子能代他祭拜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战友。这场跨越七十年的承诺,不仅让长眠异乡的烈士等来了亲人的问候,更揭开了那段鲜为人知的海岛战斗史。
箱底军功章:沉默英雄的传奇人生
3月26日,浙江金华,李新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枚泛黄的军功章。"这是父亲的第一枚军功章,1944年7月,山东鲁中军区授予的,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这枚勋章背后,是李富胜鲜为人知的战斗人生。
1944年,22岁的李富胜在山东临朐参军,成为八路军鲁中三军分区十二团的一名战士。抗战期间,他因作战英勇,获得1次特等功、6次一等功,并被誉为"孤胆爆破大王""战斗英雄"。1950年,他所在的"李富胜排"划归公安17师,在温州洞头列岛执行剿匪任务。1952年,一场惨烈的海战中,除李富胜外,全排战士无一生还。
"他一生愧疚,觉得对不起那些跟他从山东出来的战友。"李新回忆,父亲直到2002年临终前,才道出心愿:"儿子,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到沿海,给我的兄弟们上炷香、敬杯酒。"
寻亲之路:让烈士不再是无名英雄
为完成父亲遗愿,李新开始寻找"李富胜排"牺牲战友的信息。素有“浙南门户、东海前哨、三江屏障”的洞头列岛有100多个岛屿,多次海战中都有公安17师的足迹,由于年代久远、档案不全,信息查找异常困难。直到他找到了叶庆华——烈士孟祥斌的遗孀,也是"为烈士寻亲"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她已经帮500多名烈士找到了“家。
与此同时,山东的信息也不断汇聚过来,一位名叫周洪德的老人也找到了叶庆华,他在寻找牺牲在浙江的父亲。"洞头列岛的战斗中,牺牲的很多都是山东籍战士。"叶庆华翻查资料,最终和李新确认了那场惨烈的战斗发生在鸡山岛,周洪德父亲周全明埋葬在了洞头烈士陵园。之后,公安17师战友尤洪仪、高景成、刘明亮等烈士的身份也确认,并联系上他们的家属。
70年后的重逢:"爸爸,我终于找到你了"
3月27日至28日,烈士家属分别从山东临沂、青岛、北京等地奔赴温州洞头烈士陵园。
周全明烈士的儿子周洪德已是古稀之年,他颤抖着抚摸父亲的墓碑:"70年了,我第一次来……家里都挺好,重孙子都当兵去了。"这位从未见过父亲的老人,终于在这一刻完成了跨越时空的"父子相认"。
李新站在墓前,郑重地斟上一杯酒:"今天,我代父亲来看望他的兄弟,请你们安息。"
这场跨越七十年的祭奠,不仅圆了李富胜的遗愿,也让那些曾被遗忘的烈士重新被铭记。叶庆华说:"我们还在继续寻找,希望每一位烈士都能‘回家’。"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而他们的精神,仍在一代代延续——正如周全明的重孙穿上军装,正如李新带着父亲的军功章,继续讲述那段不该被尘封的往事。
闪电新闻记者 陈志富 崔珍珍 张铭伟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