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陈维灯 李雨恒
今年3月,铜梁举行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重庆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重庆金汇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金汇能”)等新型储能产业链上的企业代表坐上了主席台、占据了“C”位。
会后不久,铜梁区委主要领导就背上背包,与海辰储能等新型储能产业的企业代表一起,前往北京招商,帮助企业拿订单、拓市场。
铜梁高新区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铜梁新型储能产业产值超过80亿元。
如今,铜梁正通过全力打造“最懂企业的营商环境”,已聚集12家以新型储能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相关规上工业企业,10平方公里的新型储能产业园初具规模,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新型储能产业新高地。

2024年9月27日,位于铜梁区的海辰储能重庆基地,车间内一片忙碌。 记者 李雨恒 摄
引进行业领军型企业 推动形成千亿级储能产业集群
素以“铜梁龙”闻名的铜梁,能够从零起步、跑步入局新能源黄金赛道,源于海辰储能正式签约落户铜梁。
签约仪式上,海辰储能相关负责人极为感慨,“铜梁招商团队对储能行业的认识准确又深刻。他们在招商引资中不仅带着满满诚意,更展现出极强的专业性、精准性、针对性。他们特别清楚这个地方需要什么,未来在哪里。”
于是,与铜梁接触短短48天后,海辰储能便决定在铜梁投资130亿元建设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
铜梁为何会瞄准海辰储能?
众所周知,随着《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储能行业迎来了春天。
虽然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才成立,但其却凭借坚持从材料、工艺、装备、电芯、系统等各个层级布局前瞻技术和产品工具箱,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专利数量超3900项,2024年实现总营收129.17亿元,被称为业内的“超级独角兽”。
在获悉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西南投资布局的信息后,铜梁招商团队前后修改几十版,用时48天形成近200页的项目承接方案。
当这份项目方案出现在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引发了海辰储能重庆制造基地总经理叶蓁和同事们的连连惊叹,“铜梁几乎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的企业!”
在铜梁和海辰储能48天的反复磋商中,一张蓝图清晰铺开——年产56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及22GWh储能模组生产线,以及储能电芯、储能模组、BMS、储能集装箱及系统集成和研发中心落地铜梁。
不仅如此,海辰储能还率先在重庆基地布局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高效率锂电智能制造产线,制造效率提升30%、自动化水平提升26%、制造成本降低25%;推出全球首款千安时1175Ah电芯和Power 6.25MWh 2h/4h时空定制大容量储能系统……
目前,铜梁以海辰储能为龙头牵引,已构建起涵盖负极材料、铝箔、隔膜、结构件等新型储能全产业链条,千亿级储能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以集群发展为路径 着力构建川渝上下游产业链
“落地铜梁后,我们携手川南渝西10个区市成立川渝地区新型储能产业联盟,构建辐射西南的‘1小时供应链生态圈’。”2月21日,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在重庆市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交流发言时介绍,目前,储能电芯重庆本地配套率达40%、川渝配套率达50%,未来三年本地配套率将进一步提升,“我们协助铜梁引进了江苏厚生、金汇能等产业链项目11个、总投资200亿元。”
清明时节,在铜梁高新区大庙组团,重庆金汇能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三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抓紧生产。
处于新型储能产业链上游的重庆金汇能,于2022年签约落户铜梁,计划总投资10亿元,项目用地面积约275亩,产能包含年产35万套再生石墨坩埚5万吨粉碎整型、10万吨造粒预炭化、3万吨负极成品、5000吨先进硅基负极生产线。
去年10月30日,重庆金汇能正式投产,就近为海辰储能等新能源企业配套供货。
“当时我们和海辰储能几乎是同时签约落户铜梁、选址建厂。”重庆金汇能常务副总经理操世鑫介绍,当得知选址与海辰储能重合时,重庆金汇能立即决定将原址让给海辰储能,自己重新选址,“我们的母公司四川金汇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海辰储能本就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海辰储能重庆基地能够尽早建成,对我们企业的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随后,铜梁高新区管委会多方协调联系,通过“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配套手续”三线并行、同步推进,最终让重庆金汇能落地大庙组团。
4月3日,同样位于铜梁高新区的江苏厚生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隔膜西南基地正抓紧施工。
作为一家高端锂电池隔膜制造商,江苏厚生签约落户铜梁,计划总投资65亿元、占地560亩,年产湿法基膜和湿法涂覆隔膜25亿平方米,进一步延伸铜梁新型储能产业链,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
不仅是“引进来”,铜梁已推动11家本地传统制造企业向储能、光伏等领域进行转型配套。
目前,重庆新美鱼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美鱼”)为海辰储能开设的储能箱体生产线已具备生产条件。
新美鱼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主要生产销售铝合金型材及门窗,怎么会和新型储能龙头企业海辰储能拉上关系?
在一次铜梁高新区举办的企业沙龙上,新美鱼相关负责人李陈在与叶蓁的交流中发现了商机。
随后,李陈展开调研分析后迅速与海辰储能洽谈合作事宜,储能箱体产线项目也迅速启动上马。
以应用场景为支撑 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走进铜梁多个职能部门的办公室,书架和办公桌上,总能找到几本关于新型储能产业的书籍或资料。
为什么?许多人的回答是:新型储能产业是铜梁的主导产业之一,除了工作需要,生活里也时常遇到,得多学习多研究。
铜梁城区玉泉一体化充电站,就是人们生活里时常遇到的新型储能产业应用场景之一。
玉泉一体化充电站是海辰储能携手国网铜梁供电公司联合开发建设的首个大型化学储能设备应用场景,集“光伏、储能、充电、检测、换电”五大功能于一体,可同时为24辆常规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大输出功率为80kwh。
在铜梁高新区,国网铜梁供电公司高新区供电服务中心“光储一体化”低碳办公楼宇也早已投入使用。
在“光储一体化”系统中,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富裕部分存入储能系统提高光伏自用率,节省电费支出;同时依据分时电价机制,储能系统通过能量转移,在低谷电价时间段充电,在高峰电价时间段放电,利用峰谷价差获利,实现利益最优,同时降低电网负荷,促进电网削峰填谷、平衡负荷。
“光储一体化”到底能节省多少电能?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屋顶光伏发电设施能为整座办公楼节约用电10%左右,加上储能设备,‘光储一体化’设施总共能节省电量35%左右。”
位于铜梁少云镇少云村的红色“零碳”美丽乡村项目,是渝西地区最大的山地光伏发电场。
“该项目配备了容量1.5兆瓦的光伏发电场,约2800块光伏板,全年可发电超过110万千瓦时。”重庆民能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少云村红色“零碳”美丽乡村项目配置的13台储能设备中,1台480千瓦/860千瓦时设备放置在光伏场区,其余11台120千瓦/215千瓦时和1台240千瓦/430千瓦时储能设备,分别安置在少云村12台公共配电变压器处。
该项目光伏系统发电采用全额上网模式,通过10kV少长线进行二次分配,优先供给少云村或者周边村社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同时,配置的860千瓦时储能系统可实现光伏电站的黑启动,当电网停电时由储能和光伏同时给用户供电。
“我们有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是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叶蓁介绍,截至目前,铜梁已打造了高新区办公楼宇光储一体化、电力科普馆“微电网”、园区工商业企业储能应用场景等25个典型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储能在削峰填谷增强电网保供能力、峰谷套利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可靠备用充当应急电源、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原稿点击>>
大区大县挑大梁|看铜梁如何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式发展-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