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瞰重庆丨“桥头堡”的现代化密码:解码大足“三篇文章”如何搅动双城经济圈

记者现场感触大足玉石产业发展。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黄刚 重庆报道

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的大足,既是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桥头堡”,也是承载千年石刻文明的历史重镇。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这座因“大丰大足”得名的城市正以“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为笔,在巴山渝水间勾勒出一幅产城景深度融合、城乡要素双向奔赴的发展新图景。

文化遗产破圈叙事 重构城市辨识度

大足石刻摩崖造像在山腰间静默已有千年。

2024年夏天,随着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全球发售,千手观音等经典场景以数字建模的方式走进千万玩家的视野,3天突破1000万套的销量,让这座“世界石窟艺术最后的丰碑”完成了一次震撼业界的“破壁”;2025年,舞剧《天下大足》从重庆江北大剧院出发开启全国巡演,崖壁下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正被更多观众见证……

看似始于游戏画面、优美舞姿的文化输出,背后实则是大足对文旅资源创造性转化的长期探索——

你见过可以“躺平”观影的电影院吗?

在大足石刻游客中心,8K球幕影院刷新人们对观影的认知。“实景拍摄+CG动画结合”,现实空间转化为数字空间,光影流动间,大足石刻文化背后的奥秘娓娓道来。游客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千百年。

大足石刻数字影院。大足文旅委供图

在大足石刻文创园,设计师们深入挖掘大足石刻文化中的精髓,提取其中的美学符号和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现代产品中。2025年总台春晚,重庆大足石刻伴随着零点的祈福钟声,以一场跨越千年的光影盛宴惊艳亮相。不久后,舞剧《天下大足》掀起文化热潮,席卷全国。

这一切,都印证着:大足正将静态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可消费的文化IP,重塑着城市的文化基因图谱。

如果说大足石刻是文旅版图中的“太阳”,那么龙水湖则是与之辉映的“明月”。

这座拥有108个岛屿的湖泊度假区,以延绵10余公里的山水辉映,构建起集度假观光、运动休闲、生态康养、创意夜游、研学修行、主题节会等6大系列、60余个项目于一体的全业态体系。通过“大保护、巧利用、微开发”的规划理念,龙水湖串联起巴岳山的森林步道、温泉民宿、研学基地,形成“白天游湖登山、夜晚观星品茗”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2024年,龙水湖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1.1%,成为川渝地区短途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泛舟大足龙水湖上。 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日月”之外,如梦荷棠·山湾时光、隆平五彩田园、红岩重汽博物馆等特色景区景点,如同点点繁星,以“微更新”的方式激活城乡角落的文化基因,形成“日月辉映、繁星闪烁”的全域文旅格局。

从崖壁上的石刻到屏幕里的虚拟世界,从历史遗产的保护者到文化价值的创造者,大足用“破圈”思维重构了文旅产业的发展逻辑。

这种重构不仅体现在游客数量和经济数据的增长,更在于文化认同的深度建构——当本地人以石刻文化为傲,当外地人因文旅体验而来,城市的辨识度便在双向的情感连接中悄然成型。

产业集群科创裂变 重构城市竞争力

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那么产业便是城市的筋骨。

当“中国五金之都”的传统工匠拿起智能终端,当“重型汽车摇篮”的生产线驶入新能源赛道,大足正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完成从“制造重镇”到“科创高地”的华丽转身。

在中国西部最大的电梯产业基地,126米高的电梯试验塔犹如产业崛起的灯塔,凭借这座试验塔,位于大足区的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业内领先的8米/秒超高速智能电梯。

施密特电梯生产车间。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施密特的成功,是大足高新区电梯产业蓬勃发展一个缩影。如今,这里已成功打造重庆市智能电梯产业示范园,汇聚了5家电梯整机企业、20家核心配套企业以及2家技术研究院。电梯制造产业链“八大系统”已全面建立,产值达到30亿元,成为全市电梯产业的重要支柱。大足已初步形成了集整机、零部件研发于一体的电梯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高地崛起,不仅要升得“更高”,还要跑得“更快”。

大足高新区鸟瞰图。大足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走进重庆大隆宇丰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产线上一片忙碌景象,工人正加紧赶制出口订单。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摩托车整车研发、生产、销售的现代化摩托车生产企业。全面达产后可年产摩托车整车50万辆、发动机60万台套,年产值超过20亿元。

近年来,大足区大力打造新能源摩托车产业,已集聚台铃、绿源等17家整车企业,164家配套企业,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000万辆,占全市的1/4。

从单一整车制造到“研发-零部件-检测-物流”全产业链协同,大足汽摩产业的转型之路,正是传统产业科创裂变的缩影。

“汽摩赛道”之外,大足“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正释放强劲动能:

智能网联新能源专用车与摩托车产业,围绕绿色发展方向,彰显出“智造”与“创新”的深度融合;在两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现代五金、智能电梯、锶盐、光电四大特色产业集群蓄势待发,正集聚形成大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瞄准产业新赛道,无人机及航空地面设备、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医药中间体及现代中药等6个前沿领域细分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2024年1-12月,大足全区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46.4亿元、增长2.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6%,列全市第9位。

大足的产业升级不是简单的新旧更替,而是通过科创赋能实现的系统性裂变。这种裂变既体现在技术层面的突破,更体现在产业生态的重构——

从“单企独大”到“集群成势”,从“制造代工”到“研发智造”,城市的竞争力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城乡要素的双向奔赴重构城市平衡感

记者走进城市规划展示中心,了解大足发展情况。

暮春时节,大足“如梦荷棠·山湾时光”里,田园野趣,景色醉人。再过不久,600多亩太空荷花将竞相绽放,届时,每天游客接待数将达到上万人。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聚落到消费打卡新场景,这一变化源于大足探索推进的农村“五合一”综合改革,即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改革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闲置农房资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农村土地承包地精准确权等4项改革,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耕地、建设用地、承包地、集体经营性用地“四块地”。

“以‘五合一’综合改革为引领,大足有效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有机融合。”大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足要唤醒农村“沉睡”资源,增强“造血”功能。

城乡融合的关键在于要素的双向流动。

一方面,城市资源“下乡”:龙水镇、万古镇作为全市“强镇带村”试点,吸引520家企业落户乡村,带动6300余名农民就地就业;“四进三回”行动(规划、科技、经营、资金进乡村,能人、青年、务工人员回乡村)引进各类人才550余人,创办家庭农场、乡村民宿等新型经营主体280余个。

另一方面,农村要素“进城”: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健全农村宅基地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农村宅基地监管机制,逐步破解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

从“以城带乡”到“城乡共生”,大足的改革实践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思维。

大足高升镇先进村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种重构不仅体现在每年新(改、扩)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体现在制度层面的创新突破——

从制发全市首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证书到入选首届全市改革创新奖提名奖,每一项改革都在为形成“优势互补、功能互促”的城乡融合示范搭桥铺路。

当城市的霓虹照亮乡村的夜晚,当农村的资源反哺城市的发展,大足以“改革试验田”的担当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成为现实图景。

从大足的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或许可以探知一座城市的自我革新:

不是推倒重来的激进变革,而是立足禀赋的创造性转化;不是零和博弈的单项突破,而是美美与共的系统升级。

当文旅、产业、城乡三大基因链在改革创新的催化下重新组合,一个更有辨识度、竞争力、平衡感的新大足正在成渝相向发展的战略腹地上崛起。

“双城联动”共同讲好“烟台故事”和“大连故事”

为深入落实烟台市与大连市人民政府“双城联动”交流合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两地宣传文化领域协同发展,增进合作友好关系,4月23日,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与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围绕城市品牌推广、媒体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跨区深度合作。合作签约仪式联合开展城市品牌推广加强双方在海外传播、城市营

瞰重庆丨“桥头堡”的现代化密码:解码大足“三篇文章”如何搅动双城经济圈

记者现场感触大足玉石产业发展。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黄刚 重庆报道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的大足,既是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桥头堡”,也是承载千年石刻文明的历史重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这座因“大丰大足”得名的城市正以“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为笔,在巴山渝水间勾勒出一

我国网络迈入千兆普及、万兆试点新阶段

央视新闻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昨天(25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上透露,目前,全国千兆城市已经超过200个,覆盖近三分之二地级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 赵策:目前,全国207个城市建成千兆城市,千兆用户数超2.1亿,已实现“县县通千兆”。赵策表示,工业和信息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

来源:光明日报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出土的石膏大佛脸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出土的上山文化典型器物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第一期遗存出土的典型骨器和石器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彩陶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出土的有字卜骨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的作册奂器组合及铭文4月24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

大敦煌·艺术馆丨什川梨园翰墨香

这个春天,在什川万亩梨园中,甘肃老年开放大学草书班的学员们泼墨挥毫,在梨花绽放间书写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雅集。老年书法教育,向来被视为颐养性情、修身养性的雅事,但草书班的学员们却赋予了它更深的意义——他们并非仅仅在临摹古帖,而是在笔墨间寻找与时代的共鸣。李建民的示范笔法古朴苍劲,王永毅的行草如龙蛇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