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全市各个项目建设现场都是一派火热施工的场景。总投资26.85亿元、国内首个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鞍钢矿业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95%以上,计划今年7月全面投产。

4月15日上午,记者在高新区齐大山街道鞍千许东沟胶带排土场北侧看到,鞍钢矿业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火热,项目主厂房和45米大井已经拔地而起,项目各区域配套设施基本建成,部分设备已经进入调试阶段,现场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抢进度。

鞍钢矿业资源利用(鞍山)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辉告诉记者,尾矿全资源化利用是全球性难题,鞍钢矿业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国内首个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是全国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清单项目,也是辽宁省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26.85亿元,采用鞍钢矿业、中科院过程所、中科九台自主研发的“预富集—流态化磁化焙烧—磁选”绿色开发技术工艺,把鞍钢东部矿区当前难以利用的铁尾矿资源转化为高品质的优质铁精矿,实现了从常规物理选矿向化学选矿方法的新突破。该项目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自主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废弃尾矿是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固废之一,其含有大量有价金属,但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使2400万吨铁尾矿“变废为宝”,产出的铁精矿相当于多建一个年产850万吨的铁矿采选联合体,还可年减少碳排放83万吨,可以推动鞍山成为我国首个集铁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城市。

鞍钢矿业资源利用(鞍山)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超亮说,截至目前,鞍钢矿业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95%以上,计划今年5月份带负荷调试,7月份全面投产,年末达到设计指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鞍山市、高新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项目审批先行受理,实现“容缺”审批,压缩了办理进度和时间。项目建成后,对提升我国钢铁行业资源保障能力,增强我国钢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为辽宁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可推动鞍山市成为我国首个集铁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城市。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鞍钢矿业将其作为战略重点工程推进,取得了“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获得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资金补助1.8706亿元、选矿项目建设全周期安全智慧管控系统通过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鉴定并被评定为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磨选厂房被评为高质量水平优质结构工程”等卓越成果。
全媒体记者 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