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跨境贸易“防冲击”:支付网络“开路” 商家加速转型转移

本报记者 蒋牧云 李晖 上海 北京报道

“中国外贸企业面对外贸环境压力,需要走自己的品牌之路,建设独立站关键要打通支付和物流。”东莞市工贸发展促进会会长、东莞市佛爱娃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雍程翔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随着美国关税政策频繁调整,国内外贸产业链自上而下在做好“防冲击”姿势的同时,也正在积极迎战“逆风局”。记者近期调研走访包括外贸商户、跨境支付机构等多个产业链参与方发现,部分商家选择收缩观望的同时,也有商家已经或正在进行业务调整,比如向欧洲或者东南亚等市场做转移,并通过AI等技术手段进行降本增效。

同时,作为跨境贸易的基础设施,跨境支付机构也第一时间感受到市场水温变化。多家跨境支付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全球多个市场加速布局支付网络,分散此次关税冲击,同时也探索提供更加灵活的策略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应对全球化布局中遇到的海外支付难题。

外贸商家“迎战”

2025年4月以来,美国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税率从84%提升至125%,并进一步将所有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提升至145%,直接冲击国内外贸行业。

“我们陶瓷厂的业务几乎全在美国市场,现在单子做了亏本,不做又赔违约金。”一家陶瓷行业外贸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服贸受到的影响也较大,有服贸企业主向记者表示:“最初增加34%的时候,我们还和客户约定了各承担一半,没想到后续持续加税,目前只能先暂停项目,看后续能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法。”

作为一位有着数十年经验的老外贸人,在雍程翔看来,美国市场到底需不需要中国,要由美国消费者来回答。

他告诉记者:“在宣布对等关税的第二天,我的一个美国贸易伙伴就下了订单,他已经很清楚可能会付104%的关税,但他还是下了,而且价格还跟以前一样。这代表了一部分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但他也透露,当下确实有商家比较难:”我一个企业朋友目前仓库里面压了3000万元的货物,全部是对美出口的,这种情况只能等待。“

事实上,由于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此前存在一定市场预期,不少外贸产业链公司近年来已在不断调整布局,进行市场转移。广州速鲨网络科技是2023年希音的年度最佳供应商,此前一直活跃在大电商平台上。公司创始人张海涵告诉记者,为了应对贸易环境变化,公司在2024年3月搭建了POD(按需定制,特点是无需库存,按订单生产)跨境电商平台独立站Printfash。“但美国市场占了POD市场的大约50%,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带来较大冲击。”张海涵直言。

“我们的商品是灯具,主要的市场在非洲、拉美洲,但由于原油是我们的主要原材料,近期因为贸易摩擦,供应商也在不断调价,价格波动也让我们的成本很不稳定,坦率地说,我们小厂家并没有更多能做的,但我们也相信最终这些都能有一个解决。”一位华南外贸商告诉记者。

过去10年间,国际贸易环境出现过多次变化,也推动产业链持续进行多市场布局。跨境支付服务商连连国际CEO 沈恩光向记者表示,如今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八至九成都采用了多平台运营模式,以及全球化市场布局战略,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风险缓释作用。长期来看,商家必须要做全球供应链的布局。

而张海涵所在的公司已经准备了开拓日本市场的方案。“平时订单中常常看到日文评价,我们关注到全球最大的POD公司都有日文版,因此判断日本POD市场有很大潜力。广州发货去日本只要两三天时间,运费也便宜,理应更有竞争力。”他表示。

同时张海涵也通过公司支付业务的服务商万里汇(Wordfirst)接触到了非洲商家,预计不远的将来非洲兄弟可以穿上广东造的POD打印T恤。

资金网络“开路” 数字技术提效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转移战略还是成本压降,都需要物流、仓储、支付等基础设施服务提前做好布局。特别是在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海外支付难题、汇率波动频繁以及全球资金管理比本土经营更为复杂和繁琐,卖家需要更加灵活的策略和技术支持来确保业务扩展。

记者注意到,在当前外贸形势下,包括万里汇、连连国际、X-Transfer、腾讯旗下TenpayGlobal等多家跨境支付机构在近期推出类似“护航”“守卫”“助跑”等计划,在支付环节对外贸商家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升级、链路优化或费率优惠。

在雍程翔看来:“未来外贸商家走向欧洲、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市场,做好本地化很重要——当我们产品在迪拜上线的时候,结算使用的是迪拉姆;当我们产品在欧洲出现的时候,可以用欧元结算;当我们产品在俄罗斯出现的时候是卢布——需要支付机构迅速根据当地汇率进行转换。”

作为B2B卖家,雍程翔此前很难在海外开银行账户。在手续费计算上,传统渠道通常是按照结算次数而不是账单厚度。卖家往往需要在收到外币后,去支付海外仓、物流等费用,这就要求支付工具和场景的高度协同,而传统支付方式在用款灵活性上也不足。去年以来,他的公司通过连连国际进行收付款后,在支付时效和成本上都有了较大优化。

沈恩光透露:“如今在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地区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不少交易正在往这些市场迁移。目前我们已经加强了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等市场的布局。除此之外,公司也将在B2B的货贸、服贸领域加大投入。”

B2B跨境贸易支付平台X-Transfer方面向记者透露,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出口目的地含亚非拉国家的外贸企业占比近70%,显示新兴市场正逐步成为全球中小企业外贸拓展的新引擎。

“提效”往往也是最直接的降本方式。在传统操作模式下,一笔跨境贸易货款可能需要一周左右入账,且中间行手续费高昂。万里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全球收款、履约、换汇、支付等服务集纳,盘活中小企业跨境贸易全链路营运能力,卖家资金流转效率可以提升30%以上,最快只需要数小时。

“独立站通过链接万里汇贸易履约及交易保障产品World Trade的API接口,实现了订单的全自动创建、管理与发送,让原本最短也要15天的交货流程,缩短到了最快2天。”张海涵透露。

外贸走向强韧性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专家也认为,全球化的布局、供应链、成本模型的重构或是外贸企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国家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吉昌向记者表示,美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短期内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冲击显著,但这将倒逼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向品牌化、合规化、本地化转型。长期来看,通过供应链重构、产品升级和市场多元化,跨境电商行业有望在挑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路径上看,依赖直邮的‘铺货型’平台需转向海外仓备货,但海外仓的高成本(仓储、运营)也对中小卖家构成挑战。 此外,在物流与仓储体系方面,清关效率将有所下降。如果供应链重构,需重新规划物流链路(如中国→墨西哥→美国),利用美、墨、加USMCA协定降低关税,但供应链灵活性也会降低。 ”郑吉昌表示。

但拓展非美国市场,商家也需要更加谨慎。在投大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胡怡文看来,不同市场消费者有不同的产品偏好、质量期望和品牌忠诚度,卖家必须重新调整产品供应和营销策略。此外,从支付层面看,部分市场也有独特的支付偏好,例如严重依赖发票付款和银行转账,这对需要搭建支付系统的卖家而言是巨大挑战。

郑吉昌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与运营。如注册美国公司,通过本地实体采购、清关,适用一般贸易税率,规避惩罚性关税。再如近岸布局,在墨西哥低关税地区设仓,利用“半成品+美国组装”模式降低关税负担。 此外,企业需要升级产品与品牌,聚焦高附加值品类,淘汰低利润商品,加强品牌溢价和差异化(如获得FCC/FDA认证),提升消费者黏性。同时合规化运营,严格申报流程,避免虚假申报风险,与专业报关公司合作。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副秘书长高长春则向记者表示,从卖家端的角度,独立站及平台卖家需重构成本模型。建议工贸一体企业加速布局墨西哥、土耳其等“关税洼地”海外仓,利用USMCA规避25%汽车配件关税等。

中诚信国际在近日发布的进出口数据点评中指出,面对特朗普升级关税战对我国出口和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最重要的是坚持“做好自己的事”。一方面,在外需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需要政策靠前发力,提振内需。另一方面,要不断积累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的出口韧性。

张海涵就向记者表示,我们希望做的不只是连接海外商家和广州工厂,而是想让整个商业模式从设计、订单到发货都更高效、更个性化,让传统制造从“代工”变成“创造”。

“美国97.5%的服装产品依赖进口,关税上涨后美国所有进口服装成本增加,最终伤害的还是美国消费者。”他直言。

英媒爆料:矿产协议无法为乌克兰“买回和平”

当地时间4月18日,乌克兰政府公布了17日同美国以线上方式签署的矿产协议意向备忘录文本。有媒体分析称,签署矿产协议无法为乌克兰“买回和平”。当天乌克兰公布的备忘录文本中显示,美乌同意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将于下周访问美国,并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会面。双方团队预计将就乌克兰重建投资

“急于促成俄乌停火协议” 外媒:美国或准备承认克里米亚为俄领土

  【环球网报道】据“今日俄罗斯”(RT)当地时间18日援引彭博社消息,知情人士爆料称,美国可能准备承认克里米亚地区为俄罗斯领土,以作为俄乌达成更广泛和平协议一部分。报道称,这一潜在让步被认为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急于促成停火协议的最新信号。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相关提议大致内容将包括冻结当前战线,

美政府公布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事件档案

当地时间4月18日,约1万页与1968年前司法部长、联邦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遇刺案相关的记录被公开。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档案的公开将“让姗姗来迟的真相重见天日”,美国民众将有机会审查联邦政府的调查。据悉,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约229份相关档案。1月23日,美

美国总统特朗普:俄乌问题谈判进入“关键时刻”

中新社华盛顿4月18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8日在白宫表示,当前俄乌问题谈判已进入“关键时刻”,他认为“有很大可能”解决俄乌问题。特朗普当天在白宫告诉记者,希望俄乌能达成和平协议,如果其中一方出于某些原因“使停火变得艰难”,美国可能会“不管了”。特朗普还说,他认为“有很大可能”

迎战外贸逆风局

李晖 文编者按/在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做好自己的事至关重要。虽然关税压力可能成为短期影响外贸产业的变量,但中国企业或可借此机会扩围“朋友圈”。本报记者近期采访了多个外贸产业链商家和机构,关注他们如何在“逆风局”下开拓新的出口增长点,提升出口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