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时代留存鲜活的人文档案,杨对荣父子三人摄影展亮相省图

光溯流年,镜纳史存。2025年4月,“岁月子民——杨对荣·杨艺·杨大卫摄影艺术展”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题馆一楼展出。

“岁月子民——杨对荣·杨艺·杨大卫摄影艺术展”主海报。

2024年3月,摄影家杨对荣将其摄影作品资料约30万件和使用过的摄影器材等物件无偿捐赠给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025年4月,其次子杨大卫将其运营的微信视频号《花城视觉》所有相关视频资源无偿捐赠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杨对荣父子的接力捐赠成为业界佳话,不仅极大丰富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也使这批真实生动的影像资料得到完善的存藏,对本土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杨对荣(左二)、杨艺(左一)、杨大卫(右一)及展览前言作者张宇航(右二)在打卡点前合影。

本次展览首次集结杨对荣与其子杨艺、杨大卫两代人的摄影与影视作品,全景式呈现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变迁与艺术传承。

杨对荣深耕摄影57载,以照片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发展、环境变化、人文风物,1983年到1986年间曾两度组织农民摄影展进京展出,社会反响热烈。其长子杨艺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任广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从传统纪实迈向艺术化表达,《广东在加速》《粉红海洋》等曾荣获各类赛事奖项,用光影谱写城市发展的韵律诗篇。次子杨大卫为中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广州广播电视台花城航拍签约航拍师、广州市自媒体协会理事、广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作品《深中通道》《南沙港之夜》等成为湾区建设的标志性影像,屡次擦亮“花城名片”。

展览精选父子三人100余幅作品与60余条视频,涵盖广东城乡巨变、海南黎寨风情、新疆人文景观、粤港澳大湾区壮丽图景与城市发展等主题,形成了“传统—艺术—科技”的三重叙事脉络。

从黑白胶片的市井烟火到数字航拍的湾区天际线,“岁月子民”不仅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更为时代留存了一份鲜活而深沉的人文档案。两代摄影人以镜头为纽带,将个体记忆升华为集体共鸣,为飞速变迁的时代留下一份沉甸甸的“光影备忘录”,激发读者对未来的无限畅想。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何梦怡 通讯员 毛淑君 杨锦华 苗苗

图片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

为时代留存鲜活的人文档案,杨对荣父子三人摄影展亮相省图

光溯流年,镜纳史存。2025年4月,“岁月子民——杨对荣·杨艺·杨大卫摄影艺术展”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题馆一楼展出。“岁月子民——杨对荣·杨艺·杨大卫摄影艺术展”主海报。2024年3月,摄影家杨对荣将其摄影作品资料约30万件和使用过的摄影器材等物件无偿捐赠给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025年4月,其次

邀您沉浸式体验湾区发展! “百万人才汇南粤”(杭州站)明日启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人才深度对话,“百万人才汇南粤”春季招聘活动(杭州站)将于4月1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启!活动以“非遗为媒、智造为核、湾区为梦”,全方位展现广东的文化底蕴、产业实力与创新活力,将为杭州人才开启一场沉浸式的湾区发展体验之旅。本次招聘活动不仅带来683家企业超200

观中山丨为智造“站台”,向世界“亮身份”

最近几天,广交会火热进行。在展会的显眼位置,中山挂出了“中山智造”和横栏、东凤两镇的巨幅画布,用醒目的标识和文字介绍全市和镇街的特色产业,以及参展的企业logo(标志)。用巨幅画布投放城市品牌形象,中山官方为智造企业“站台”,在当下全球贸易风波的背景下,颇具独特意义。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

依海而兴,汕尾与广东海事局达成战略合作

4月17日,汕尾市政府与广东海事局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进一步深化互信合作,共同推动海事工作加力提速、积厚成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广东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传全和市委副书记、汕尾市市长郑海涛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签约仪式 施辰亮摄 陈传全对汕尾近年来在绿色能源开发、现代化海洋产业

封面荐读 | 第137届广交会今日启幕,“交”个朋友吧~

今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开馆活动——舞龙舞狮表演点燃了现场的热情。137届广交会首次设立了服务机器人专区,46家企业携明星产品亮相。在展区内,人形机器人向观众们热情地打招呼,机器狗轻松地爬坡展示。路过的客商们纷纷被吸引,拿起手机拍照。面对全球贸易壁垒暗流涌动、单边主义逆风频吹的复杂局势,广